在我的咨询室里,许多渴望爱、渴望婚姻的年轻男女,都找不到那份发自内心的互相依赖的亲密感。他们戏称自己“不会再爱了”,可玩笑背后却透露着难以在爱里前行的无奈。
爱的欲望是天生的,但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指出,18~30岁(成年早期)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 段,也是学习爱的阶段。人在这个阶段建立“自我同一性”,形成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然而,受成长环境、家 长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制约,不少年轻人在这一心理发展阶段没有学会如何爱与被爱,致使在今后的情感之路上屡受挫折。
想学会“爱”,先要意 识到,自己的需要与对方的需要不一样。例如,女人希望关心,在她们痛苦时要认真倾听,让她们觉得被理解;男人需要信任,在他们愤怒时要肯定其想法。与恋人 发生冲突,一味忍让未必效果好。不妨真诚地、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你无缘无故冲我发脾气,我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