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表示,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4倍至5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脏房颤等都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想要有效控制脑卒中发生率,必须从干预高危因素做起。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都是导致“三高”等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王陇德说,如今,慢性病的发生率正在逐步呈现低龄化趋势。他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虽然被称为“富贵病”,但近50年来,发达国家的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占到全球死亡总数的8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影响健康和慢性病发生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里,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医疗条件的改善仅仅只占8%。”王陇德表示,发达国家的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快速下降,与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防控措施密切相关。
他说,脑卒中病因清楚,干预措施清晰,干预效果也非常好。健康膳食、合理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的潜在风险。而对于那些已经得了慢性病的人,也不必惊慌。医学研究证明,80%的心脑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控制它的危险因素,好多人就可以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