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监测重要指标
糖尿病的指标,糖尿病有现代文明病之称。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其胰岛素细胞的功能会略有下降,这会延缓胰岛素的释放速度,在胰岛素高峰的作用下,患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专家介绍说,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也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人体的健康,目前临床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倡导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药物、饮食加运动的结合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指标,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很重要的病情衡量指标,然而据2006年开始的IMPROVETM全球项目的最新研究显示,5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到一次。在中国,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人体需要氧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得到氧和葡萄糖后,才能够进行正常的代谢并发挥正常的功能。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它能够结合氧并将氧运送到全身组织细胞。但是Hb除了与氧结合外,还能够与进入红细胞的葡萄糖结合。在高血糖水平下,进入红细胞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液中较高水平的HbA1c能够维持接近3个月的时间(相当于红细胞的存活时间)。例如,假如糖尿病患者两周前出现血糖明显升高,HbA1c的百分比就会随之升高,含HbA1c的红细胞在血液中会存活一段较长的时间。假如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两个月后含HbA1c的红细胞会逐渐被正常红细胞所取代,HbA1c水平也会逐渐降低到以前的水平。由此可见,HbA1c是一个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HbA1c测定与常规自我血糖监测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和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最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微小改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英国前瞻性研究证实HbA1c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中风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我国的糖尿病指南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当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7%时,我们一般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假如大于8%(包括8%)则意味着需要加强血糖控制。假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而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假如糖尿病患者常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或者可能血糖仪测出的数值不够准确(如机器老化、试纸受潮、过期等)。如某糖尿病患者按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而最近一次为8.2%,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调整方案。此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假如一个糖尿病患者常常发生低血糖,或者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了。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
(爱宝网)
爱宝医疗网(www.aibaoyl.cn)wu
医疗器械(http://aibaoyl119.cn.aibaoyl.com/)wu
电话:02166187055 66187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