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管理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们一直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日前召开的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上,1型糖尿病成为热点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呼吁,应该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消除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学和就业歧视,1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做好血糖监测。
1型糖尿病发病早
纪立农教授介绍,1型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疾病,虽然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手段根治1型糖尿病,但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不但可以挽救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还可以严格控制高血糖来预防并发症,维持正常寿命。
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但也会有成年发病的病例。1型糖尿病发病后必须用胰岛素努力治疗,否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死亡,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上世纪末,WHO组织的全球青少年儿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且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非常迅速,全国患者病例数很庞大。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拥有正常的寿命外,还可以追求、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丹麦的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从2岁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迄今已经70年,患者并未发生并发症。近期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合作开展的一项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项目调查显示,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死亡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挑战:社会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视现象,致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失去了上学、就业、享受婚姻生活的机会;持续的治疗费用还给很多患者家庭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
在“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李津医生介绍说,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化管理,包括自我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定期随诊、各种并发症定期筛查等,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00名1型糖尿病患者将连续3年免费获赠胰岛素和血糖/血酮监测产品
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比较大,必须要及时监测血糖水平,至少每天三餐前测血糖,根据血糖值确定打胰岛素的量。日前,一项名为“呵护生命,携手同行”的1型糖尿病患者关爱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倡导发起、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和雅培中国公司共同支持。项目计划征集100位长期带病生存的1型糖尿病患者,连续3年向这些患者免费捐赠胰岛素、血糖/血酮仪、血糖试纸和血酮试纸;同时通过分享他们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事迹和在糖尿病管理上的宝贵经验,鼓励和影响其他更广泛的1型糖尿病患者。
纪立农教授表示,发起这个项目不仅是为了缓解1型糖尿病患者的经济困难,学会更希望借此引起全社会对1型糖尿病患者面临困境的关注,同时通过这些患者的病例研究,探索一条适宜的1型糖尿病管理之路和社会支持体系,使得他们先天的不幸获得后天的保障。
(爱宝网)
爱宝医疗网(www.aibaoyl.cn)wu
医疗器械(http://aibaoyl119.cn.aibaoyl.com/)wu
电话:02166187055 66187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