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爱宝医疗器械部

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氧仪,除颤仪,注射泵,输液泵,洗片机,吸引器,洗胃机...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级诊疗试点铺开 医疗器械业再迎政策利好
新闻中心
分级诊疗试点铺开 医疗器械业再迎政策利好
发布时间:2014-10-11        浏览次数:12        返回列表
 分级诊疗试点铺开 医疗器械业再迎政策利好
国家卫计委10月9日宣布,卫计委正在起草分级诊疗制度相关文件,将逐步建立适合现时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各省至少选择一个公立医院改革城市率先试点分级诊疗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基层医疗机构进入设备采购期,医疗器械行业再度迎来政策利好。
 
分级诊疗铺开试点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大医院由此可“减负”,没有简单病例的重复,可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利于医学水平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分级诊疗制度,城镇职工在定点医院就诊才能回单位报销。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大医院向所有患者放开,不再受医保限制。目前,除公费医疗保障的少部分人群仍有定点医院和固定的转诊渠道外,原有的分级诊疗制度已瓦解,患者可随意跨区域选择医疗机构。
 
2012年以来,为解决患者在大医院扎堆、基层医疗机构衰退萎缩的状况,国家把重建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社区家庭医生服务,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目前,青海、江苏、浙江、四川等省,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异化的收费和医保报销标准,并逐渐拉大差距,引导患者分流就诊。最近,北京、上海、宁夏、重庆等地也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分级诊疗作出制度安排。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说,国家卫计委正在梳理、总结各地重建分级诊疗制度的探索经验,研究起草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相关文件。
 
宋树立透露,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总体考虑,是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发挥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报销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有序流动,最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利好医疗器械业
 
推动分级诊疗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部分,这一制度将使得医疗器械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
 
资深医药基金经理孟利宁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国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水平较低,设备较为陈旧老化。未来几年,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与推行,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西部地区的器械设备也进入更新换代期。
 
日前,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称,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将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