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爱宝医疗器械部

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氧仪,除颤仪,注射泵,输液泵,洗片机,吸引器,洗胃机...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穿戴式医疗设备MCU选型对比分析
新闻中心
穿戴式医疗设备MCU选型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3        浏览次数:5        返回列表
 穿戴式医疗设备MCU选型对比分析
根据穿戴式医疗设备低成本、高性能、高集成度和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对比了当前主流的低功耗微控制器(MCU)系列。在功耗水平、运算性能、外设集成和产品成本等方面,进一步将各大半导体公司基于Cortex M0+内核的MCU系列展开参数对比,为穿戴式医疗设备的MCU选型提供指南。
 
  3 基于Cortex-M0+内核的MCU选型分析
  3.1 Cortex M系列内核的对比
  Cortex-M系列中低功耗成员有M3、M0和M0+,是ARM公司针对那些对成本敏感、同时对能效有较高要求的应用而设计的。当传统的8/16 bit MCU在性能、功能上表现越来越乏力时,ARM公司于2009年推出了低成本、低功耗、高能效的Cortex-M0内核。Cortex-M0内核以优异的表现击败了传统的8bit MCU,成功杀入低端的MCU市场。在这契机下,ARM公司于2012年相应适宜地推出M0的升级版——M0+,在能效和功能上作进一步的优化和增设,以超低的能耗提供更快的任务处理能力。
  从表1和2的数据可知,三者内核性能的排序为M3>M0+>M0,运行功耗的排序为M3>M0>M0+,即M0+内核的能效高于M0,运算性能仅次于M3。由于M0+在价格方面比M3有优势,故更适合于执行低成本、高能效的任务。综合可知,那些对功耗有苛刻要求、运算处理任务较复杂、且需要控制成本的设备选择M0+内核的MCU最为合适。
  3.2 基于Cortex M0+内核的主流MCU系列
  各大MCU生产厂商结合自身的优势对Cortex-M0+内核加以整合优化,在功耗、性能和外设方面各有所长。表3列举了市场上M0+内核的主流MCU系列,并结合穿戴式医疗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
  表3 基于Cortex M0+内核的主流MCU系列
  Tab.3 The mainstream MCU series based on Cortex-M0+ architecture
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穿戴式医疗设备MCU选型分析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穿戴式医疗设备MCU选型分析
  注:(1) ST公司和NXP公司都建立了涵盖Cortex-M系列所有内核的产品线,Cortex-M系列MCU的中国市场在2012年达到1.68亿美元,其中ST以35%的市场份额居于首位,而NXP位居第二占有32%;
  (2) Silicon Labs于2013年收购了专攻低功耗领域的Energy Micro,之后推出的Zero Gecko系列吸取了以往EFM32系列超低功耗的优点。
  上述Cortex M0+内核的MCU 系列可为穿戴式医疗设备开发者提供多种选择,而具体的MCU型号要根据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在同一系列里,MCU的最高主频、内核效率、功耗状况都是一致的,具体型号之间的差别在于片上资源。如表4所示,STM32L0系列分为3条主要的产品线,差异就体现在一些特殊的集成外设,如DAC、USB控制器和LCD控制器。恰当地选用这些高集成度的MCU有助于减少外部芯片的个数,可降低系统成本和功耗。因此,片上集成资源的种类、数量、功耗和性能,都是决定MCU选型的重要参考因素。
长逸路15号B幢812
爱宝网  (www.aibaoyl.cn)wu
爱宝医疗网(www.aibaoyl.cn)wu
医疗器械(http://aibaoyl119.aibaoyl.com/)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