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测心电图
利用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远距离采集、传输、监测心电图称为远程监测心电图。电话传输心电图、遥测心电图等也归于此类。可捕捉偶有或一过性出现症状时的心电图,弥补了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不足,可进行远程会诊。
1.经过临床医师诊治并进行常规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临床需要进一步观察日常心电图变化者。
2.经常或偶有一过性心律失常出现,但常规心电图及HoIter不易捕捉者。
3.有头晕、黑蠓、晕厥等症状的患者。
4.药物治疗前后观察心律、心率及不良反应者。
5.冠状动脉支架术或搭桥术,术后监测。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监护及出院后监测。
7.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及出院后监测。
8.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而常规检查未能确诊者,及疲劳、乏力、电解质紊乱者。
9.有其他慢性病及心脏感觉不适者。
10.社区医疗、健康保健、咨询、特殊人群心电图监测等。
1.本仪器并非设计用于急诊情况。
2.不能与除颤器同时使用(进行心脏除颤时,将电极导线从电极上取下);在使用电外科设备或者电凝治疗期间或靠近很强的电磁干扰源(如天线、高压变压器、发电机、磁共振成像设备)或在易燃气体环境下不应使用本仪器。
【监测仪设备基本组成】
1.心电采集器可采集、记录心电信号,是一个便携式的设备。心电采集器主要技术参数有以下几种。
(1)安全分类:心电采集器属于内部电源BF型设备。
(2)通道数: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十二通道。
(3)记录方式:模拟式、数字式无压缩。
(4)记录时间:≥30s。
(5)导联方式:胸前模拟双极导联;威尔逊(Wilson)12导联;改良12导联。
(6)输入动态范围:3mVp-p,±10%或50μV两者取大者。
(7)输入阻抗:应≥100MΩ。
(8)扫描速度:至少具有25mm/s的扫描速度,其误差不得>±10%。
(9)耐极化电压:在±300mY的直流极化电压下,信号幅度的变化不超过±5%。
2.数据传输系统由发送器、电话机、手机、有线/无线通信传输信息网站系统、接收器组成。可用电话机或手机发送心电图信号。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手动传输、自动传输、通过标准电话线进行音频传输、互联网传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远程数字无线通讯传输。
3.心电图监测系统包括接收器、心电图机、心电示波器、计算机、专家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中心服务器、打印机。
【基本操作流程】
1.心电记录仪主要适用于可活动的病人,在日常状态下使用,用户必须接受培训。记录和传输参数的设置主要由医务人员完成。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最终诊断应由医师做出。
2.远程监测心电图导联方式
(1)胸前模拟双极导联:胸骨柄“一”极,/心前区“+”极(图1)。
爱宝网1:http://www.aibaoyl.cn
爱宝网2:http://www.aibaoyl.cn
电话:02166187055 66187008 y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