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喉镜专业代理

喉镜、普通喉镜、难度喉镜、灯泡喉镜、视频喉镜、普通灯泡喉镜、光纤喉镜、气管插...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唐先生
  • 电话:021-66187083
  • 手机:13621703644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调理脏腑背部俞穴更适宜
新闻中心
调理脏腑背部俞穴更适宜
发布时间:2013-11-21        浏览次数:12        返回列表

秋冬进补,针灸有着食补也不能比拟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冬季爱犯的老毛病,如形寒肢冷、脾虚泄泻、退行性关节炎、老慢支、失眠、痛经、哮喘、面瘫等疑难杂症,从中医辨证分型来说,多属于虚寒证候。所谓“寒者热之”,采用温针灸、艾灸等温热疗法,正好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调整人体的内分泌,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能力,改善气滞血瘀、代谢不畅导致的亚健康状况。
  人体五脏六腑不调,运用针灸进补,一般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持续的治疗。对于治疗频率较高的患者,为了避免长时间反复使用同一穴位,使其出现穴位疲劳现象而降低疗效,针灸医师多会让让病人间隔地取仰卧位或俯卧位,轮番针灸人体正面的穴位或背部的穴位。有的患者觉得取仰卧位比较舒服,可以长时间地坚持同一姿势完成针灸治疗,特别是那些治疗密度不太强的病人,比较喜欢取仰卧位,认为一周才治疗1~2次,既避免了穴位疲劳,又可以“享受”温热的治疗过程。因为取俯卧位时长时间趴着不动,较易感到疲倦。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副主任医师说,人体的正面穴位和背部穴位各有所长,治疗密度强、疗程长的患者,应由医生辨证后间隔使用,但就调理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慢性疾病而言,相对于正面穴位而言,取背部的穴位更为适宜。因背部的督脉循行于脊里,入脑入络,总督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皆系于背。脊柱是人体生命的中轴线,很多支配头脸、四肢、组织器官的血管、神经都在椎管内行走,很多重要器官如肝脏、胆、肾脏等靠近脊柱两旁,这些器官发生问题时,人体可感觉背部相应部位出现隐痛、放射痛。体腔内的脏腑也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俞穴受督脉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督脉有关。各脏腑都有以本脏腑命名的背俞穴,如肺俞、心俞、脾俞、肾俞等等,而这些背俞穴正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调节五脏六腑,振奋人体正气的要穴,并与相表里的经脉相互络属脏腑,气血相互沟通。故针刺、艾灸背俞穴,可以治疗同名脏腑及相表里脏腑的疾患,并通过调节脏腑达到近治、远治作用所起到的整体调节作用。
  “如果是脏腑功能虚衰或气血不畅,脾肾虚寒等引起的慢性病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可以适当多取背俞穴,以更好地调理脏腑功能。”钟伟泉说。取俯卧姿势时间长了虽然让患者感到腰酸颈痛,但利用好枕头垫,取自己感觉最舒适的体位,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针灸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