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缺乏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或马马虎虎不关心儿子的健康发育,乃至耽误了儿子当父亲的美好前程。比如一位35岁前来看男性不育的患者,已经在当地农村吃中药治疗十年,花了几万元也不见好,不得已来北京看病。一检查身体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他竟然双侧隐睾,生育根本没有指望,搞不好睾丸癌变的可能性会很大。我问他,你父母亲小时候就没有发现你“没有蛋蛋”这个问题?他说,小时候大概没有注意,大了又不好意思看了。
据调查,约2%-10%的新生儿睾丸未降至阴囊内(早产儿可达20%-30%),大多数在数月内可下降至阴囊。1岁以上的男孩仍有0.8-1%未下降。成人隐睾者占人群的0.2-0.4%,其中1/10系双侧隐睾。看来,1岁以上的患儿睾丸自然下降的机会是很少的。2岁以后,下降不全的睾丸会出现病理改变,随年龄的增长,病变趋于严重。研究表明,6-10岁的隐睾已出现轻度萎缩,11-15岁时已明显萎缩,16岁以后则严重萎缩,即使手术也难以恢复正常。因此,双侧隐睾在2-3岁矫正,而单侧隐睾在5-6岁前矫正,效果较好。遗憾的是,很多人对隐睾不够重视,直到成年才到医院就诊。甚至婚后发现不育,再想手术为时已晚。有的已经恶变,只得作睾丸切除术。
隐睾只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但这是父母最容易早期发现的问题,千万不可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