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定期进行验证,下面以某公司生产的DMQ-0.3Ⅲ型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30min的程序为例,介绍温度验证的方法及过程。其中,灭菌过程的保持时间是指灭菌设备内所有各点的温度保持在灭菌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段。
为达到更好的验证效果,需注意记录器的摆放位。测试点的位置应布放在设备工作室内的三个校准面上,简称上,中,下三层,中层为通过工作室几何中心的平行于底面的校准工作面,测试点与工作室内壁的距离不小于各边长的1/10。在灭菌器的温度探头及排水口附近应尽量各放置一支温度记录器。
测试点的数量一般为:当设备容积小于2m3时,温度测试点为9个;当容积大于2m3时,温度测试点为15个;当容积大于50m3时,测试点可适当增加。
真空蒸汽灭菌程序过程一般分为:抽真空阶段(空气及惰性气体通过交变的过压和低压排出)、灭菌阶段、冷却及干燥三个阶段,记录器的记录时间应至少包括灭菌阶段。
3.1空载热分布试验
热分布试验是调查灭菌设备灭菌性能的一项重要试验。通过热分部试验可得知在灭菌过程中灭菌设备腔室中各个不同位置的温差情况,确定“冷点”的位置及冷点温度滞后的时间,为热穿透试验提供依据。布点图如2所示。
设定测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为30s,验证时,将温度数据记录器放置在蒸汽压力灭菌设备内所选取的各点上。记录器放妥后,按照所要求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连续测定3次,以确认灭菌过程的的重现性。取灭菌保温时间段,温度测量值应在121℃—124℃,任意时刻检测点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温差允许在 ≤±1.0℃。
灭菌程序结束,取出温度数据记录器与电脑连接,读取各测温点在整个灭菌过程中每个时间点的温度情况,找出灭菌设备的冷点。通过对灭菌温度图表的分析可得出调整灭菌程序的方案。
3.2满载热分布试验
按空载热分布试验时的图3,将温度数据记录器放置在蒸汽压力灭菌设备内所选取的各点上。满载热分布实验是为了检查并确认灭菌器在满载运行时灭菌室的温度均匀性,确认灭菌器装载方式对温度均匀性的影响程度。在满载的情况下,设定测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为30s,验证时,记录器放妥后,按照所要求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连续测定3次,以确认灭菌过程的的重现性。取灭菌保温时间段,温度测量值应在121℃—124℃,任意时刻检测点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温差允许在 ≤±1.5℃。
3.3热穿透试验
待灭菌物品因其热负荷以及所需蒸汽穿透力量不同时,对灭菌温度、时间的要求也不同。待灭菌物品相同时,因其在灭菌锅内的摆放方式不同,要达到相同的F0值(标准灭菌时间)所需要的灭菌时间也不同。因此,应对不同的待灭菌物品或不同的摆放方式,制定不同的灭菌程序,这就需要完成热穿透试验。
进行热穿透试验时,将温度数据记录器放在灭菌包或灭菌设备内,验证仪的温度数据记录器还有一个BD试纸,即:带有特殊铠装探针型的记录器,探针可任意弯曲,直接插入容器内,检测内部的温度。取灭菌保温时间段,温度测量值应在121℃—124℃,任意时刻检测点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温差允许在 ≤±1.5℃。
灭菌结束后,取出温度数据记录器,连接电脑读取数据。所获得的数据即为待灭菌物品实际所经受的灭菌温度及持续时间。通过分析,获知灭菌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或灭菌是否过度,然后根据需要对灭菌的温度、时间进行调整,精确地制定出相应的灭菌程序,从而达到既保证灭菌的安全性、同时节省能源和人力的目的。用于验证的温度数据记录器需每年到上级计量部门作一次校准。
3.3如果出现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处理
如果出现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1)检查装载是否正确;(2)测量探针的定位;(3)再次校准测量系统;(4)由生产厂家或服务公司匹配过程参数(如外壳压力,内箱压力,蒸汽持续时间等)
以上所作的灭菌设备的温度验证过程基本符合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F1101—2003环境实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的要求,在制药企业温度验证过程中的可参照使用。
参考文献:房芳琦.JJF1101—2003环境实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在灭菌设备温度验证中的应用.中国制药装备[J].总54期.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