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因主要由机体内环境决定 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
“就乳腺癌来讲,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机体内环境的变化是最主要的,而发病率的逐年增高跟工业发展、环境污染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有关系的。”张瑾说。对此,迟永堃就乳腺癌的情况举例说,“我们都知道现在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但是男性患者为什么就很少?环境都是一样的,可以说主要还是身体情况的差异。”
就外部因素致癌的有关研究,迟永堃告诉记者,现在能确定的是吸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肺癌的产生。
“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这些年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从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吸烟与肺癌有关系。目前临床上确诊和死亡的肺癌患者中,有87%跟吸烟相关,其中包括被动吸烟。
“烟草中有4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跟癌症相关的有69种,这些有害的致癌物质经过长时间对支气管黏膜的影响和刺激,最终导致支气管上皮发生癌变。因为吸烟的健康危害不像SARS病毒和甲型HINI病毒感染,它呈现的是一个漫长的、滞后的致癌过程,有可能在未来的30年、40年、50年之后,才真正‘享受’到吸烟给烟民带来的健康危害。这样也就造成许多年轻烟民对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重视。”支修益说。
支修益强调,由于烟民的低龄化导致了肺癌发病的年轻化,这种发病趋势值得重视。同时,抽高焦油烟、抽不带过滤嘴的香烟、抽烟斗,包括每天吸烟20支/25支/30支,以及烟龄20年或30年,对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都不一样。每天吸烟支数越多、烟龄越长,对健康危害就越大,特别到了中老年以后,随着机体免疫力下降,烟草的危害就会突出表现出来。吸烟的健康危害是一个漫长的、滞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