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兔耳关居民委员会兔耳关居民小组,人口约720人,面积3.4平方公里。村庄被青山环绕,紧邻昆曲高速公路,其所在的兔耳关路段为昆曲高速的要道,每天途经的车辆约3万辆。毗邻昆曲高速公路的兔耳关水库,主要水源为雨水以及少量的龙潭水补给,是兔耳关村、新房子村等地共计1500余居民的直接饮用水源。
如果不是因为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癌症在此频发,这个村庄依然会如十多年前那般宁静与安逸。据兔耳关居委会近年来人口死亡统计资料显示,经过确诊死于癌症的村民有27人,其中免耳关村就占近一半。目前,还有10名癌症患者正与癌魔抗争,忍受病痛的折磨。此外,尚有诸多不愿公开病情的村民和家属。据兔耳关村老村长王登彩介绍,仅上月,兔耳关村就连续死亡了两名癌症患者。死亡逼近,像一场可怕的噩梦,给整个村庄蒙上了阴影。
近年来,兔耳关村村民开始被肝癌、脑癌、肺癌、睾丸癌、子宫肌瘤、口腔癌等病缠身后,整个村庄便开始流行这个“说法”——从1994年开始修建昆曲高速公路后,兔耳关水库的水发臭了,整个村庄的水质遭到污染和破坏。与此同时,上游村庄的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未经处理排放进了兔耳关水库。从老村长王登彩、现任村长唐中华,到村庄的任何一个村民,都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说法。水库的坝壁上,布满了从高速公路流下来的深深浅浅的污痕,也似乎在印证这一说法。
在这个谈水色变、谈“癌”惊慌的村庄,富裕些的人家开始搬迁离开,离不开的人们则生活在一种怕水、怨水又离不开水的境况中。在“癌症即等于宣判死刑”的阴影下,许多村民对此讳莫如深甚至绝口不提。“说这个不好。”村民赵正友说,水库是村里唯一的水源,如今村民依然在饮用。他说,“如果政府不重视水的问题,继续躲躲闪闪、不问不管,可能会有更多人生病,更多人得癌症。”
血泪数据—— 十年37村民患癌症
27人已死亡,所患癌症有脑癌、肝癌、肺癌、鼻癌、口腔癌、睾丸癌等。
村民赵正友掰着指头算今年村里死了几名癌症患者。“李石英,我们兔耳关村会计的妈妈,7月22日去世的,还是我帮忙抬的。我记得是脑癌。”5天后,同村的尹玉书因前列腺癌去世。邻村三岔河村民姜计得因食道癌离世的消息,也一下子传到了兔耳关村。任何一个村民,都能告诉你死于癌症的人有谁。末了,不忘加一句,“死的时候,真是可怜。”
8月5日上午,在兔耳关村卫生所刚打完针的一位老人,由老伴搀扶着离开,身躯佝偻,咳个不停。女儿悄悄地说,老人去年11月因咳血到昆明市人民医院检查,今年1月11日被正式诊断为肺癌。“他的肿瘤长在支气管中段,医生不敢做手术,现在只有靠打针控制着。”怕老人承受不了得癌症的精神压力,至今家人都不敢将病情告诉他。知情的村民挤眉弄眼,示意说话者要小声,别让老人听到了。
兔耳关村卫生所医生孔秀仙回忆,记录在册的第一例癌症死亡发生在1998年,47岁的兔耳关村村民李国寿因胆管癌离开人世。两年后,41岁的王荣因鼻癌离世。据该卫生所死因登记统计信息显示,从1998年至今,整个兔耳关居委会经大医院确诊的癌症患者有37例,其中27名患者已相继离世。所患癌症有脑癌、肝癌、肺癌、鼻癌、口腔癌、睾丸癌等多种类型,最年轻的血癌患者邓国云去世时才27岁,因胃癌去世的黄木香是年纪最大的癌症死亡患者,享年84岁。孔秀仙表示,癌症患病和死亡现象在近3年尤其明显,2008年有3名癌症患者死亡,2009年有6例,2010年至今已死亡3例。目前活着的癌症患者有10人,“有几个已经快不行了,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年。”
据村民透露,兔耳关现任村长唐中华的妻子,47岁的张翠凤因患口腔癌,目前正在云大医院接受治疗。唐中华说,自己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回家了,一直在医院照顾妻子,“她8月6日刚做完手术,我要在医院照顾她。” 唐中华说,“水和癌症,成了全村人最大的心病。”这也是他2007年5月上任至今所面临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