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制氧机专卖

制氧机、鱼跃制氧机、海龟制氧机、易氧源制氧机、宝马制氧机、新松制氧机、英维康...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郭小姐
  • 电话:021-66187008
  • 手机:13681661622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超级细菌”呈扩大感染迹象 应该如何应对(2)
新闻中心
“超级细菌”呈扩大感染迹象 应该如何应对(2)
发布时间:2012-11-03        浏览次数:7        返回列表

全方位阻击“超级细菌”

  1、实时监控耐药菌

  卫生部已在全国建立耐药细菌监控网络,要求各省市至少应设一家监测医院,发现“超级细菌”要12小时内报告,并组织临床、感染、微生物检验医学等领域的专家研究应对措施。

  北京今年内也将建立耐药菌监测网络,条件成熟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先纳入监测网络,未来将覆盖包括社区在内的所有医疗机构。在监测网络运行初级阶段,各医院每3个月上报一次监测数据,今后,将力争达到实时上报,指导医生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2、点评处方规范用药

  9月7日,北京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专家委员会成立,同时成立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细菌耐药监测、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基本药物临床使用、处方点评组等。

  处方点评组将对北京医疗机构的用药情况和趋势进行监测,这也是北京首次建立合理用药的预警监测机制。处方点评组将每月随机收集全市二三级医院的100张处方,对门诊处方中的注射剂、抗菌药物、每张处方金额及开药例数等多项内容进行评估。

  3、提高新药临床研究

  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赵明说,新药临床研究是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主要环节。现在急需解决的矛盾是,很多专家医术高超,但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理念、创新方法等和其临床治疗无法等同。这与很多因素有关:

  一是我国抗菌药的研究理念、标准与国外不接轨。比如目前医生们使用的《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还是1988年颁布的第一版,20年未修改过。

  二是我国较长时间以来,一直以仿制国外已上市产品为主,基本无新抗菌药物研发。现在虽然国家已经投入很大经费开展了重大新药的创制研究,但在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医学生基础教育跟不上。以前医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药物研发相关课程,现在虽然有设置,但很少;而药学院的学生,又对临床比较陌生。

  4、防治院内感染

  很多专家表示,防控院内感染是应对“超级细菌”最重要的措施。医生不仅要做到不滥用抗菌药物,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正规无菌操作。一旦发现耐药细菌感染病人,要及时隔离,以免细菌在医院内传播。

  5、普及抗生素使用知识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普及抗生素使用知识,让大众明白:使用这类药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决定。

  链接

  细菌“懒汉”或能对付“超级细菌”

  英国诺丁汉大学9月6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中存在一些“好吃懒做者”,它们的存在会减弱整个菌群的致病性。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懒汉”细菌帮助治疗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通常葡萄球菌会通过分泌毒素来造成感染,并从受感染的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但有一些葡萄球菌发生变异后就不怎么出力分泌毒素,而是利用其他细菌的感染能力来获取食物,它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精力繁殖后代。由于不劳而获,“懒汉”细菌的数量很快就超过那些努力分泌毒素细菌的数量,结果整个菌群的感染能力下降。

  参与研究的埃里克·波利特说,为验证这个想法,他们让这些细菌感染了一些虫子,结果发现“懒汉”细菌不仅逐渐在自己的菌群中数量占优,还会去“入侵”其他的菌群。这说明的确存在用“懒汉”细菌治病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疗法不依靠抗生素,将来可能是对付现在许多抗药性细菌的一种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