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污染。近年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污染”的说法,并指出噪音、空气污染等,都可能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比如,生活在闹市的人习惯了交通噪音后,可能会丧失对某些声音的辨别能力,导致听力受损。人的注意力会变得狭窄,对他人的需要不再敏感。还有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可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
墙面粗糙些、窗帘用两层
专家建议,若居住小区存在上述健康问题,居民们不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声广播喇叭或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可报告当地公安或工商机关。住宅区的噪音标准是白天50分贝以下,夜间40分贝以下。超过这个标准,就可以找有关部门解决。我国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也对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做出了明确规定。北京市城建设计院审核工程师卓培表示:“70年产权的小区住宅,底商改变性质,如改成餐馆或旅店,应征集本楼住户的同意,签订协议书。”否则住户个人或业主委员会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他。
对住户自己来说,要减少噪音污染,可以把家里的墙面做得粗糙一些,多用木质家具和棉布质地的窗帘和地毯,或装隔音窗,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噪音。在选择门窗时,实木复合门的密合程度强,隔音效果也相对较好,门的厚度最好在42毫米以上,越薄隔音效果越差。门与门框间的镶槽中可用密封条,使缝隙缩至最小,也有助于消除噪音。窗户则最好能采用中空双层玻璃。如果家附近存在光污染,最好安装双层窗帘,一层为纱帘,一层为专用的遮光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