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中,高血压一直被视为“老年病”。但近些年来,很多青壮年人也患上了高血压病。“老年病”为何侵袭青壮年?如何确认自己患上高血压病?又该如何应对?
高血压“盯”上青壮年
一般来讲,年龄大的人容易得高血压,但近些年来,医院的统计表明,日常门诊病人中,四五十岁的高血压患者约占病人总数30%~40%,3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大约占到15%,高血压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壮年发生高血压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现代人公关应酬多,吸烟喝酒,胡吃海喝,致使营养失衡、作息不规律。
2.遗传因素 父母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均患高血压,子女的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
3.不良的生活方式 喜好吃高盐、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宁可开车、乘车,也不愿走路;上班坐办公室,回家坐沙发,运动量极少。
4.精神因素 当过度紧张时,中枢神经就会释放一些递质和激素使血压增高。为此,正在打拼事业的白领背负极大的生活、工作压力,经常受到失眠的困扰,易出现精神源性高血压。
青壮年高血压一半没症状
青壮年高血压患者,50%都是无症状的。就是早期呈现出一些症状,也只是偶尔头晕、头痛,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病,因为症状不明显,再加上青年人忙于工作和生活,所以常常容易忽视此类疾病。
老年人大多赋闲在家,有充裕的时间来安排规律的饮食、作息,平时也注重调养身心、规范用药,加上对这种老年病有普遍了解,不少老年患者能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治疗、规律服药、长期保健。而患有高血压的青壮年,却因为不知晓、不重视,常会拖到病情恶化的时候才就医,那时候,往往已出现肾功能、心功能衰竭,甚至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导致残疾、死亡的结果。
医生建议: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中青年人,最好一年查一次身体;本身血脂就高的,更要定期检查血压。科学判断、评估出自己的高血压是属于高危还是中危,再结合生活方式的干预,尽早治疗。
年轻高血压患者不一定终身服药
令人乐观的是,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不一定终身服药,可在进行了正规的治疗和生活饮食方面的调养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或停药,并使血压恢复正常。年轻人如果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也不要过于紧张,最关键是要找出诱因,然后减轻或去除这些诱因。例如,若是因为肥胖导致的高血压,那就科学地进行减重瘦身。
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医生提供了以下方法:
1.在医生的正规建议和帮助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2.戒烟;
3.适度的锻炼;
4.控制食盐和食油的摄入量;
5.重视自我体检。当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其中部分症状不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医生的诊断极其重要。
Tips
轻度高血压别急着吃药
如果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但对轻度高血压(I级高血压)患者,医生建议不必马上吃降压药,可以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高血压病,比如适量运动、限制摄盐量、合理饮食、减肥或保持合适体重、规律生活、减轻压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减少繁重的工作量等等。
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改变了生活方式1-3个月仍然血压偏高,或者有头晕头痛、眼皮重、眼胀眼花、落枕样不适等症状,就需要服用降压药物。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从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中任选一种进行单药治疗,比如可以每天服用半片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既简单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