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方法:
1.2.1 入院时,进行评估,确定患者入院后第一次(氧疗前)的血氧饱和度
1.2.2
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对接受家庭氧疗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氧疗指导,包括:第一,安装氧气流量表,见教科书。第二,吸氧的剂量;氧是维持人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的基本手段[1]。国外经3年的实验观察表明,长期小剂的家庭氧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重症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可减少住院天数和次数,并堤高运动耐受性。因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患者长期处于高碳酸血症的慢性呼衰状态,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差,呼吸维持主要靠低氧血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驱动作用。若吸入高浓度氧,可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可陷入二氧化碳麻醉状态,因此应采取低流量给氧,将氧气流量调至1升/分,其浓度为25~29%,应用此种氧浓度,通常较为适宜。第三,吸氧时间;由于SaO2低于75%时可致肺小动脉收缩引起肺动脉高压,而SaO2低于75%又常在夜间睡眠后发生,因而故采用晚间吸氧,白天亦可间断吸氧或在吸氧条件下作呼吸运动锻炼。有研究表明:长期吸氧治疗(指24小时内吸氧超过15小时,氧疗时间至少应达6个月以上)可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5~10年。[2]第四,吸氧方法:现在使用面夹式双鼻孔吸氧管舒适、易于固定,被广泛推荐使用。第五,氧疗的湿化;采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湿化,每日更换。第六,用氧安全指导:如严格执行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要随时注意查看氧气表,当发现剩余氧气接近20个氧压时,应立即停止用氧,更换新氧气瓶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同时注意作好氧气管及湿化瓶的消毒与清洁工作。坚持每周用0.5%84消毒液浸泡消毒15分钟,蒸馏水冲洗待干备用。第七,心理指导:慢阻肺(COPD)患者(家属)要多了解该类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氧疗作用,减少长期氧疗的焦虑心理和忧愁情绪,对自己的病情有个正确的估计,正视现实,端正态度,建立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事切忌紧张焦虑和悲伤等。因为一切过激的心理,均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继而使全身血管收缩,大量血液转移到肺循环内,肺血容量急剧增加,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困难加重。第八,其他方面指导如防止受凉:室温最好保持在20℃,湿度60%,并注意通风,冬季也应选择天气暖和的中午进行室内短暂通气,应注意保暖,特别在流感或感冒发病较高季节,应注意预防感冒。同时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室内用食醋熏蒸5毫升/立方米。定期用0.5%84消毒液喷雾剂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另进行耐寒锻炼:此种病人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差,应加强耐寒锻炼。使用方法是在夏季先用手按摩面部,后渐用冷毛巾干擦头面,渐及四肢,对体质较好,耐受力强者,则可全身大面积冷水磨擦,以提高耐寒能力。此法使冬季发病大为减轻。呼吸操训练也可改善呼吸功能和促进心脏、血液循环的功能。具体措施是用鼻吸气,以口呼气,由于本病气道不畅,残气增多,所以呼气延长,吸气不足,因而气体交换差,因此,行呼吸操时应在呼气时“缩口”将口唇合拢如鱼口,使呼气的力量增强,以锻炼呼气能力,使支气管在呼气阶段保持舒畅,使小气道等压点移向较大气道,则潮气量增大,功能残气的氧含量增加,因而可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