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约有一半的新生儿一天之中哭闹的时间超过2小时,1/5的新生儿会有无休止的号啕大哭反复发作。
这是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最束手无策的事情之一。而且,很容易使新手妈妈产生疲劳感和绝望感,成为产后忧郁症的一大诱因,还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母乳喂养失败、家庭关系紧张……
如何安全、轻松、有效地安抚哭闹的新生宝宝成了一个典型课题。美国卡普博士通过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和5000多例婴儿实际安抚案例交出的这份答卷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启动宝宝安抚反射的5个步骤:包、侧、嘘、摇、吮,简称5“S”!
1 襁褓法
——裹紧带来的真实感受
千百年来很多母亲都用襁褓来包裹宝宝,因为能够让宝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宫,仿佛又被紧紧地裹在子宫壁内,获得被保护的安全感。所以襁褓法是让宝宝镇静下来的基石。有人认为紧紧包裹起来会让宝宝哭得更厉害,但实践证明,与手脚没有束缚地乱动乱踢相比,宝宝更喜欢被束缚。
必学技巧:
1 绝不能让宝宝有过热的感觉,也不能让他趴着睡觉。
2 要把胳膊裹得紧紧的,否则不久就会松开,这样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3 要让宝宝的腿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可以微微地弯曲。绝不能把宝宝的腿拉直,再把双腿紧紧地裹在一起(跟我们传统的“蜡烛包”不同)。
4 要严格按照“下,上、下、上”的顺序包裹,练习5~10次后。你就能够变得驾轻就熟。
侧卧或者俯卧法 2
——让宝宝感觉安全的姿势
平躺向上是宝宝的最好睡姿。但要安抚宝宝,让宝宝侧卧是最有效的。大多数宝宝在心情愉快时并不介意自己怎么躺,可一旦哭闹起来,如果父母还让他平躺,会使他觉得自己摔下来也无人理睬。这样会刺激他的“莫洛生理反射“(一种重要的残留反射,当婴儿感觉被摔下或者在下落时,就会发生),从而会手舞足蹈发出尖叫。而侧卧或者俯卧的姿势能够迅速关闭莫洛生理反射,消除被摔下来的恐慌感。
必学技巧:
将宝宝脸朝外侧卧抱起,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头部比身体稍高一些。
3 嘘声法
——宝宝最喜欢的声音
对成人来说,大声地发出嘘声可能看上去很粗鲁,但在宝宝的语言里,发嘘声表示“我爱你”、“不用担心,我一切都很好”。你可能想不到吧——世界上有很多种噪声能够安抚坏脾气的宝宝。收音机频道间电波干扰的噪音、吸尘器或是吹风机带来的噪声,你可能认为这些声音都太大,但请记住你的宝宝在子宫里听到的声音比吸尘器发出的声音都要大。而且新生儿的中耳充满液体,耳道吸收的声音被胎儿皮脂挡住,同时耳膜发育还不完善,所以短期内宝宝的听觉会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