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发育与姿势运动发育的关系如下:
原始反射是人类最初的运动形式,也是脑瘫儿童运动发育的基础,原始反射的消失、立直反射的建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平衡反应的出现,代表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成熟,决定着脑瘫儿童姿势运动发育的阶段和成熟度。这一一规律的打乱,必然会产生运动发育的落后以及姿势运动模式的异常。以下就临床常见的一些反射与姿势运动发育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1.拥抱反射消失,标志着中脑以上水平反射的出现。拥抱反射持续存在,脑瘫儿童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反应过激,这种突然的以整体运动模式出现的反应会阻碍脑瘫儿童分离运动和自主运动的出现。
2.手握持反射是脑瘫儿童原始的运动模式,但如果持续存在,会使脑瘫儿童的手无法实现自由张开与抓握以及自主运动,也会阻碍脑瘫儿童双手和前臂的支撑作用从而阻碍抬头和移动等运动的发育。
3.足握持反射的持续存在,会使脑瘫儿童难以实现双足的背屈、支撑和站立。
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持续存在或过强,将阻碍脑瘫儿童对称性姿势运动发育以及正中指向发育的体验,因此难以出现躯干自主回旋,正中指向的翻身、手口眼协调、四肢支撑爬行以及对称性稳定的立位和步行等,临.床可见持续性非对称性姿势以及由此导致的其他异常姿势运动模式。
5.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持续存在,会导致脑瘫儿童随着头部重心的移动而产生躯干及四肢的整体反应,出现上半身及下半身交叉性的屈曲及伸展模式,从而影响全身的自由屈曲和伸展运动的发育,不利于分离动作的建立以及手口眼的协调运动的发育。
6.紧张性迷路反射的持续存在,导致脑瘫儿童随体位变化持续以整体屈曲或伸展姿势为主,阻碍了屈曲与伸展运动的统合,从而无法实现俯卧位时的抬头、仰卧位时头的前屈,必然会阻碍良好的分离动作的建立。
7.脑瘫儿童俯卧位悬垂反射时,头上抬,髋膝关节伸展,说明脑瘫儿童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躯干调节作用正在由全身屈曲模式向全身伸展模式的发展,因此这一反应的出现对判断脑瘫儿童运动发育的趋向十分重要。
8.躯干回旋是脑瘫儿童通过躯干旋转与上肢的支撑动作,完成坐起动作的前提,是一种旋转坐起的立直反射,这是脑瘫儿童从卧位至坐位直至立位的标志性运动发育指标,也是脑瘫儿童实现运动协调的重要指标,ATNR、STNR、TLR等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会影响这一模式的出现和发育。
9.侧弯反射的持续存在,使脑瘫儿童躯干随外界刺激而发生向刺激侧的弯曲,从而难以实现身体稳定的直立以及自主的侧弯运动,亦不能实现躯干运动的平衡与协调。
10.只有坐位、立位平衡反应充分建立和完善时,坐位、立位姿势方能稳定。
踝关节背屈训练器(液压式)
类别:下肢运动系列
品名:踝关节背屈训练器(液压式)
规格:47x47x50cm
用途:用于踝关节活动范围主动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