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相关资料(四)
由于病变较小常规二维超声难以作出诊断,经阴道超声已提高了检出率,
但对二者不易鉴别,经阴道三维超声增加了C平面的回声信息,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多的帮助。
*子宫内膜癌
应用三维超声测量容积的方法可以准确测量子宫内膜癌的容积大小,
该指标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在三维超声出现之前,
尚无一种方法能准确测量子宫内膜癌的容积。
有报道以子宫内膜容积大于13ml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标准,其敏感性高达100%,
特异性为98.8%,阳性预测率为91.7%,
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以子宫内膜厚度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标准的指标。
2、 卵巢疾病
★三维超声可以观察囊性肿块的内部结构(内腔是否单一、内壁是否光滑、有无隔膜等);
囊肿内小的乳头状物,二维超声容易漏诊,而三维超声通过旋转可直观显示其内壁是否有乳头状突起、
形态是否规则,能清晰观察到乳头状物的表面、大小、数目以及与囊壁的关系;
内腔有隔膜时,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隔膜的厚薄、隔膜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局限性的增厚、
表面是否有赘生物等;
在判断内容物性质方面三维比二维更优越,如发现囊性肿块内有血凝块,其表面皱缩,
多为巧克力囊肿;如呈砂粒状的皮脂液,多为皮样囊肿;如其内有实变的结构,
可观察实变区的范围及表面形态,范围大、基底宽、表面明显凹凸不平,多为恶性
,反之则为良性。
★三维超声在判断妇科肿块与周邻脏器如膀胱、直肠等的空间关系,
对恶性肿瘤的浸润范围及深度等方面可直观显示。
★卵巢肿瘤的体积是良恶性判断、手术指征及疗效判定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
Bonilla-Musoles对76名卵巢肿瘤妇女应用二维和三维测定瘤体体积,
同时用水置换法测定肿瘤术后的瘤体体积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体积测量更接近实际测量值。
3、 监测卵泡发育
三维能更准确地测量卵巢及卵泡容积,清晰观察卵泡边界、饱满程度,
准确指导和监测排卵,指导临床用药、治疗不孕症。
4、 宫内节育器(IUD)
可清晰显示IUD的形态、大小及类型,在宫内的准确位置及异常植入子宫等。
三、在腹部、小器官血管成像的应用
1、正常脏器三维图像的表现
(1)血管树及其分支显示充分:三维图像从不同角度显示正常肝、肾、脾血管树分支,
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能量图增多、完整、清楚,由浅入深有层次感
。并可见二维图像难以显露的微小血管,如肾弓形动脉,门静脉的四级分支。
(2)血管的立体空间结构清楚:三维动态图像以血管树主干为中心,主干到末梢连续成像,
从不同方位分别出现单或多个血管树的分支,如门脉树右前叶、右后叶下段支相互对应,
较二维彩超更有立体感。血管树局部放大可清晰显示具体的细节,如肾脏的叶动脉,
三维血管造影呈鱼刺样对称的排列。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两种血管、肾、脾动静脉的2、3、4级分支,
三维图像可动态显示从主干到大支,再到小分支逐渐增多;两种血管树的分支呈相互交叉或平行的空间结构。相邻脏器如肝、脾与两肾的血管树同时动态转动,层次深度不同,衬托出脏器相邻,肝脾覆盖肾脏上极的立体解剖关系。
(3)增强小器官血管树的显示:正常小器官血管细小,走行弯曲,二维图像仅部分可见;
三维重建后形成相对完整的血管结构。如乳腺血管外侧来自腋动脉,内侧为乳内动脉的小分支,
血流朝向乳头,妊娠晚期血管增粗,血流更加丰富。正常甲状腺、
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管树均较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清楚。
(4)血管三维动态造影:三维重建是图像叠加的过程,似X线血管造影时造影剂充盈血管的表现。
三维成像由动脉主干开始,依次到分支至末稍的过程似动脉相,从末稍逐级增粗到主干似静脉相,
为血管三维动态造影。妊娠子宫见子宫动脉及胎盘内的血流自基底部穿过胎盘进入脐带。
2、病变脏器三维图像的表现
(1)多血管型肿瘤:实质性脏器的多血管型肿瘤,三维图像显示恶性肿瘤如肝癌血管增多、粗细不等、
杂乱,血流丰富,供血动脉增粗并朝向肿瘤病灶,其周围有粗大的动静脉血流包绕。
少血管型癌瘤仅供血动脉增粗或血流包绕,肿瘤本身回声模糊。
(2)功能亢进性、血流旺盛病变:脾功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三维图像显示血管树主干粗大
,分支和末稍小支增多如网状。而甲亢伴腺瘤局部血管充盈缺损。妊娠胎盘内外血管树随妊娠时间而增加,
妊娠晚期子宫、胎盘血管树多于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