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来,国药、华润都来找我洽谈合作,都希望收购我们公司。”12月13日晚上7时,刚刚赶到华润北药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河南)漯河市某医药公司董事长(携公司核心团队一行7人)就对记者说。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在11月初与华润河南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携公司团队到华润河南接受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
与此同时,已经有商丘、安阳、洛阳等地的医药公司分别与华润河南签署合作协议(详见415期经济视点报《华润入主河南爱生医药 或引行业洗牌》)。
不仅仅是华润河南,在大医改的背景下,河南作为一个医药资源消耗大省,国药控股、上海医药(23.68,0.00,0.00%)、武汉九州通(16.38,0.00,0.00%)等全国药企旗舰,自然也不会放过河南这个兵家必争之地。
占领医院为王
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讲,盈利模式主要是靠药品的进销差价,而对于进销的核心环节在于对终端消费渠道的掌控。
所谓的医药消费终端渠道,主要为医院、零售商业连锁、医药商业企业、单体药店、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以河南市场为例,综合各个药企的统计数据,对于上述终端渠道,医院的销售额占据整个市场总额的80%,其余20%也被称为零散消费渠道。
因此,“占领医院为王”也成为各个医药流通企业所公认的战略。而如何掌控医院渠道,也成为各个药企首要考虑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爱生(华润河南前身)10年之间通过对医院的长期占领,销售额由最初的5000万迅速上升到近18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河南爱生销售总监陈威介绍,目前覆盖各级医院600多家,在2011年通过省级公司和各地子公司目标覆盖医院超1000家。
对于当前抢占河南医药市场的国药控股河南有限公司(简称国药河南)、华润河南、河南九州通以及上海医药等诸多医药大鳄来讲,他们对于河南市场的抢占手法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国药河南依靠其央企背景,依托其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行“以投资换市场”的方法,通过跟河南省各地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以收购当地困难企业解决劳动就业等为筹码,交换由当地政府指定国药河南为辖区所属医院的药品配送资格。
华润河南目前采用的是“通过内源式的增长和外源式的扩张”的战略,即一方面依靠河南爱生原有的销售渠道进行内源式增长,另一方面却不断通过在各地兼并重组龙头企业,建立分公司来实现其外源式扩张。
河南九州通由于常年坚持以医药分销为主,并且牢固掌控零售商业连锁、医药商业企业、单体药店等零散终端消费渠道,所以该企业在当前仍然坚持采用“利用其完善的全国营销网络,为其上下游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为方针。
尽管上述药企在抢占河南市场的战略不尽相同,但由于河南医药消费市场的小、散、差的特征,以及众多参差不齐的河南医药流通企业对各个渠道和领域的掌控,同样成为了他们大肆进军河南市场的重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