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业内人士不得不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对于医药流通行业来说,从“两票制”到“新医改”,从“GSP换证”到“基本药物制度”,无一不让医药流通行业接二连三地体会着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虽然目前的基本药物制度只是出台了指导性大纲以及基本药物目录,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方向性已经十分明确,具体的配套细则还有待各省级政府因地制宜,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在操作细节上依然悬疑重重,引发无数猜测与争议。
那么在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医药商业公司到底会关注哪些话题?他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基本药物制度大变革呢?
商业心态之1:配送资格花落谁家
商业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当然是基本药物的配送资格。各省的基本药物配送资格将成为一项稀缺资源,虽然政府强调了市场公开招标过程中允许所有的医药流通企业参与竞标,但是在这样的一场竞争中只可能出现一个最强的赢家。然而具备全省配送能力的企业无非是省内的医药流通龙头公司或者全国性的医药商业龙头的分公司,因此一级配送权的竞争绝对是一场实力的争夺战,虽然精彩但没有太多的悬念。
与此同时,这些医药龙头商业虽然能够获得配送权,但大多数并不具备配送到最基层的能力。所以,在一段时期内中小商业的二级配送使命依然存在,形成中小商业争夺二级配送权的格局,对于那些不能取得二级配送权的中小商业来说,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的步伐更为接近。
商业心态之2:基本药物之零加成
由于基本药物的特殊性,任何企业都不能把基本药物的销售作为利润来源。
因此,即使中小商业公司拿到基本药物配送资格,基本药物配送增加了物流配送费用,但这一部分的产品销售对于商业企业来说,与其它药品的配利润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对于承担基本药物配送的商业企业,政府将会如何来确保商业的合理利益?政府是否补贴?由哪一级政府补贴?补贴的标准是多少?
到最终基本药物全覆盖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不得而知,总之这些与商业切身利益最为相关的环节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商业心态之3:基本药物配送效应
虽然配送的基本药品占药品消费总额的比例只有30%,并且因为基本药物的特殊性导致医药流通企业不能获取常规的利润,但由于基本药物是各级医疗机构必须配置的药品,因此选择一家有基本药物配送资格的流通企业同时配送非基本药品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这样一来,医药流通行业在一个区域内的份额必然会向中标的流通企业集中。因此,从长远来看,获得配送权的商业企业才能有望成为医药流通行业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