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务院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意见》和《实施方案》)已对外公布。根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李克强副总理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提出了武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在全市建立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今年人均筹资140元以上
武汉提出,要继续完善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并最终与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共同形成全市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
下一阶段,武汉市新农合的重点是要在巩固参合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受益水平和管理水平,缩小城乡、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保障差距。2009年,武汉市计划在不增加个人负担的基础上,将全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2008年的130元提高到140元以上。其中,国家补助40元(未变),省补助30元(未变),市补助25元(比去年增加5元),区补助25元(比去年增加5元),个人20元(未变)。该政策将使全市近300万农民受惠。
此外,武汉市还计划逐年提高参合农民的实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积极开展门诊统筹试点,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提倡“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继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下一步,武汉市深化社区卫生改革的重点要转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转变运行机制和提高服务水平上来。继续优化和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网络布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功能,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形成“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
切实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汉南区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实施农村卫生水平提升计划和人才培养“双百计划”,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完善的公共卫生和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打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预警
下一步,武汉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不断优化整合全市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打造武汉特色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为市民提供基本、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巩固和完善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
打破以药养医的机制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国家公布的《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今年30%的地区要完成这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