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儿先后出现感染症状,其中5名死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国家卫生部的高度重视,随即派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最后确认是五名婴儿死亡因为院内感染导致。随后,蓟县有关部门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并对5名责任人做出了撤职、处分的处理。那么,目前正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救治的唯一存活的新生儿状况如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呢?
记者:这里是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的重症监护室,目前从天津蓟县转来的六名儿童,五名已经死亡,而唯一的幸存者小赵涵经过全力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
然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啊,这个病人现在的病情都明显好转了,也不需要呼吸支持了,吃奶什么都挺好的,体温也正常,监测的那些感染的指标也已经都慢慢的恢复正常了。
负责小赵涵救治工作的靳绯大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小赵涵已经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留院观察。
靳绯大夫回忆说,小赵涵是3月18日下午由小赵涵的父亲从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转院过来的,当时仅仅出生11天的小赵涵呼吸困难,精神不振,情况非常危急。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立刻组织力量对小赵涵进行了抢救,然而,就在对小赵涵的救治过程中,北京儿童医院又接收到了从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另外一名同样症状的患儿。
然后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两个病人来的时候都有呼吸困难,然后来了就用着那个CPAP,就是一个人工呼吸机治疗,然后(孩子)反应特别差,然后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两个病人怎么都是从一个医院转来的,而且同时临床表现差不太多,还有一个他们在急诊室,因为我们病房那个收病人之前,基本上病人都在门诊查一个血常规,他们两个白细胞都比较高,而且CRP也高,这些都是提示有感染
经过一夜的抢救,两名新生儿的病情趋于平稳,本以为可以稍微松口气的专家没有想到第二天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他们。
就是在第二天,就是一下又来了四个病人,是同一个医院,而且全是感染相关的疾病,然后我们马上就觉得这肯定是有问题,可能不是那种常见的社区感染,因为如果社区感染的话,它不会同时就是在一两天之内发生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病房
为了进一步确诊,北京儿童医院对其中3名发病患儿血培养检查,结果显示,均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其中两名结果为阴沟肠杆菌。
他本来是一个条件致病菌,不致病,可是这个人体抵抗力非常弱,这个菌就可以侵入小孩子的体内。然后这个(菌)可以最后侵入以后,可以进入到小孩子的血液里,血里面都长出细菌来了,那这个血液循环是全身无处不在的,所以这个细菌可能会到了各个部位,然后引起症状来,那这小孩就叫新生儿败血症了。一旦出现败血症,也会危及生命,这是一个非常危重的疾病。
从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这六名新生儿来自5个家庭,其中的两个是一对双胞胎。到3月22日,6名转院的新生儿中5名死亡,而最早转院的小赵涵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仅仅两天,就有6名新生儿集中就诊,来自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病房,而且同时患有感染相关的疾病。这样的反常现象引起了北京儿童医院的重视,随后上报给了国家卫生部。
国家卫生部和天津市卫生局的联合工作组于3月20日下午紧急赶往蓟县,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