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其宣称的“攻克肿瘤”之说属无稽谈
近年来,保健药品市场盯上了“抗肿瘤”这块大蛋糕,一些药商将仅有增强体质、辅助抑制肿瘤作用的保健药品装扮成“抗肿瘤良药”,甚至成了“抗癌之王”。面对肿瘤患者与其家人,它们极尽宣传所能,使出混身解术,用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垒成了敛财金库。
一种名为金水鲜胶囊的产品(以下简称“金水鲜”)一直在全国各地宣称其抗肿瘤疗效明显:“可以征服癌症,对肺癌、胃癌、肝癌、肠癌、骨癌、白血病等15种恶性肿瘤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和显著的效果。患者在按要求服药2~4周后,癌痛就可以得到控制”。“金水鲜”胶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药品,具有如此神奇的疗效,甚至可以攻克癌症世界医学界难题?记者通过采访一一揭开它的真相。
号称“抗癌神药”原是保健品
据了解,药监部门审核认定、可在广告中宣传的“金水鲜胶囊(国药准字B20020662,北京健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功效只是“癌痛、放疗、化疗患者的辅助用药,对手术、放疗、化疗所造成的诸症状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其宣传资料上表明金水鲜胶囊能主治中晚期癌症,缩小肿块,强效止痛,消胸腹水等作用。
记者连日来走访广州华泰抗肿瘤大药房、广州百济抗肿瘤药房等肿瘤专科类药房了解“金水鲜”情况时,店员均表示已经停售该产品。有店员对记者说:“金水鲜本是保健品,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B’开头,并非治肿瘤的药物、“很多人知道其并没有治疗效果,这药也难卖出”。同时,记者从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的网站查询到,国药准字“B”为通过整顿的保健品,也就是说抗癌神药“金水鲜”胶囊只不过是保健品。
为此,记者就有关问题询问“金水鲜”有关负责人张亚平,张亚平对记者表示,“金水鲜”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属于药品,宣传并没有违法。至于“B”开头是否为保健产品?张亚平却以沉默来回应。
违法宣传遍布全国15个省市地区
调查发现,“金水鲜”2004年在大众媒体宣传广告上标有“攻克肿瘤的新武器、鲜药抗肿瘤的先河、金水鲜胶囊惠及许多人”等明显夸张的字眼。到2006年,虽然其宣传语言稍有收敛,但依然有“克服传统抗癌药物无法突破癌细胞表面的胶原层,不易被人体吸收,无法直达要害的痼疾,顺利完成杀灭癌细胞的任务”等违法宣传。
按照《广告法》、《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发布药品广告必须以省级以上药监部门药品广告批文(即药品广告审查表)的内容为准,不得超越,更不能夸大宣传,杜撰功效,欺骗、误导患者。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不得利用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否则,就构成虚假药品广告。
据悉,近两年来,北京、上海、江西、江苏、陕西、山西、湖南、黑龙江、河北等15个省市地区,都先后被有关部门以违法虚假宣传为名,对类产品进行了通报或查处。
“攻克肿瘤”纯属无稽之谈
据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副主任医师曾健介绍,目前,世界医学界公认,癌症仍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没有任何一种药品可以完全治愈癌症。而目前医学上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是手术(主要用于早期癌症治疗)、化疗和放疗。化疗和放疗的目的是将癌细胞杀死,但同时对正常人体细胞也有损害,免疫力急剧下降。
有些打着抗癌旗号的产品,如果成分属实,其作用实际上也只是起到提高人体抵抗力的效果,如灵芝、人参、蜂王浆,还有些标榜含有鲨鱼粉。科学实验表明,这些成分对放疗、化疗的患者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而已,对癌细胞并没有直接作用。
据了解,有不少患者因为听信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花费了大量钱财,延误了治疗,后果严重的还搭上了性命。
专家表示,保健品只具有保健功能,只允许发布广告,但绝对不允许宣传有治疗作用,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一些厂家商家由于利益的驱动,通过广告大肆炒作,将仅仅只有保健作用的保健药品吹成了治癌的灵丹妙药,而且将全部的广告费打入成本后高价销售,以致误导病急乱投医的患者花了冤枉钱,走了冤枉路。
采访直击 抗癌广告包围医院
专家提醒,发现肿瘤应及时就医,切勿听信变脸“抗肿瘤药”保健品能彻底“根治”癌症
每一回,记者前往中山肿瘤医院采访时,在执信路附近的医院两旁的人行道上有不少人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宣传单、小册子,不断殷勤地塞到行人手里。日前,记者再次来到此处采访,刚走上人行道,一个发广告单张的人就迎了上来,一边说着“3个月根治肿瘤”,一边往记者手里塞东西。记者还没反应过来,又一个人跑过来,给记者塞了张报纸,然后头也不抬地继续向路人发送。短短一二十米的距离,记者手里竟然被塞了多达5、6种广告宣传单张。
逃出这些人的“围追堵截”,记者仔细地看了看他们塞过来的东西,发现全是抗癌广告。这些宣传单张做得五颜六色,印着“抗癌报”之类的报头,看上像似一张报纸。再看看那些广告宣传口号着实诱人:“为肿瘤患者创造第二次生命”、“只要器官不衰竭,就可以实现肿瘤根治”、“杀灭肿瘤细胞,防止复发、转移”、“总有效率达89.2%”……连权威专家都不敢说的“根治”也被这些广告大量使用。
专家怒斥虚假宣传害人
随后,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抗癌协会秘书长、中山一院血液科陈运贤教授。采访中,陈运贤教授一直难掩气愤的情绪表示:“肿瘤广告铺天盖地,这些东西害人呀。这些都全是欺骗人的手段。我们医院每天都有医托药托出现,经常打着本院专家的名义欺骗患者,有一次我亲自碰到一名医托跟一位患者说可以带去找我看病……有很多病人都因此而花了许多冤枉钱,走了许多冤枉路才到正规大医院看病,也有很多病人是因被大医院确症却又不心甘,于是有病乱投医,轻信虚假广告,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我认为,发现肿瘤就得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并且应采取必要的手段清理市场,严防虚假广告的流通渠道!”
变脸“抗肿瘤药”保健品身价涨
由于利润丰厚,很多不具备抗肿瘤功效的药物、保健品也改名换姓冒充抗肿瘤药。专家向记者解读了这些五花八门的抗癌产品广告宣传。一个普普通通的免疫系统用药“甘露聚糖肽口服液”,摇身一变成了“神州三号”、“艾普升”、“维康佳素”等近10种不同的“新药”,价格也随之攀升。一个功效为“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灵芝孢子粉胶囊也变成了“东方双灵宝”“东方福尔灵”“千佛灵芝”等多种“抗癌神药”。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药品包装上和广告宣传中使用药品商品名的同时必须出现通用名,禁止借“一药多名”夸大疗效、提高售价。如果消费者受到“一药多名”的包装或广告欺诈,可以向药品监管部门和消协举报,要求赔偿损失。
曝光台
1.新华网记者11月16日暗访“富硒灵芝宝”位于沈阳的专卖店,在发现该产品存在虚假宣传销售的情况下,11月18日向辽宁省工商局举报,随后工商局责成沈阳市工商局对“富硒灵芝宝”专卖店进行了现场检查,当场收缴了大批涉嫌违法宣传的产品和宣传单。
2.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和国家药监局2月26日曝光杭州存在假冒铁皮石斛(濒危野生植物,常被不法商家吹捧成抗癌神药)后,杭州市相关部门随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场大清查,将涉嫌造假的铁皮石斛清除下柜,对违法行为严厉查处。
3.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3月9日,关于印发2006年第1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中,金水鲜胶囊(北京建生药业有限公司)因未经审批擅自于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被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违法通知书,并被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4.2005年国家药监局公布第1、3、4、5期违法广告中,金水鲜胶囊因违法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而分别被海南、上海、河北、湖北、兰州、安徽、陕西等省市药监部门查处共计49次。
知多D 看批准文号辩清肿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