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的推进迫使一直远离公众视野的“远大系”加快了整合旗下医药资产的步子。
离股权登记日还有一周时间,华东医药宣布,大股东中国远大集团以1元的代价完成了股权的归并。至此,中国远大集团以40.55%的持股比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华东医药的控股股东。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提示,曾经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远大系”一项被搁置已久的整合计划即将启动。
整合股权
6月30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为推进股改顺利、高效进行,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远大集团、第三大股东珠海海湾大酒店和第四大股东浙江远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浙江远大)进行了三方协商,珠海海湾大酒店和浙江远大拟将其所持的共计8410.74万股华东医药一般法人股,以1元的价格全部转予中国远大集团。
此前,华东医药的第一大股东为持有20.25%股权的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中国远大集团与关联方珠海海湾大酒店、浙江远大分别持有18.42%、18.42%和3.71%的股权,具有相对控股权。
尽管将归并股权的原因归结于推进股改,但资本市场却认为,中国远大集团整合股权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7月3日,华东医药公布的一份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股改后两年内,大股东承诺将择机采取定向增发、资产收购、资产置换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把承诺人所拥有的(包括但不限于)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70%的股权、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70.98%的股权、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公司40%的股权等优质资产以公允价格注入上市公司。
无疑,这则公告为上述股权整合提供了注脚:此次中国远大集团借助股改契机调整股权归属,真正用意是逐步将“远大系”优势医药资源向华东医药集中。
这种理解在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副总戴广宇的话里得到了印证。他向记者表示,中国远大集团致力于发展医药产业,而华东医药是远大正在打造的旗舰,并以此在集团内逐步实现医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远大构想
一直以来,作为资本市场七大医药系的“远大系”并不显山露水,甚至在资本市场一度神秘,但这并不影响其悄悄扩张医药版图的举动。
据了解,“远大系”核心中国远大集团属于国务院扶贫办下的大型国家计划单列企业,注册资本1亿,总资产40个亿,截至2005年,其医药产业营业收入172亿元,税后利润5亿多元。迄今,其已经控制了两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即华东医药和如意集团。此外,远大集团旗下还陆续网罗了雷允上药业公司、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四川药业有限公司、武汉制药等医药资产。最近,在备受瞩目的兰州医药集团的重组中,中国远大集团再次现身。
中国远大集团曾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立起“2+1”的医药资产布局。其中,“2”是指以生物制药生产为核心的华东医药、以中成药生产为核心的雷允上(苏州)药业;“1”是指以血液制品、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为核心的四川蜀阳药业。而早在几年前,中国远大集团就已经打算将苏州雷允上、远大蜀阳药业整体打包并入华东医药的整合计划,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计划最后没有实现。
由此可见,中国远大集团觊觎医药产业已久,并一直在寻找突围的机会。
一如华东医药此次股改,中国远大集团承诺股改后5年不减持股权。这是因为“大股东一直对持股比例看得比较重。如果持股比例降低,则失去注入优良资产的动力”,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邦良表示。
戴广宇则进一步表示,未来远大集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持有华东医药的股份没有流通的意愿,此次借股改把原本分散的股权归并到一家,也反映了远大集团对华东医药未来发展的信心。甚至全流通后,远大集团不排除还要进一步增持的可能。
“华东医药有包括环孢菌素、阿卡波糖、吗替麦考酚酯等好品种,雷允上是中药百年老字号,价值不菲,四川蜀阳药业是全国最大的人血蛋白生产企业。可以说,‘远大系’无论从产品还是品牌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其加快对医药资产整合可能预示着又一个医药大鳄即将浮出水面。”一位证券分析师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