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合作在我们国家药物筛选领域是史无前例的,也会是未来中外合作的范例!”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博士在日前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媒体如是说。
这个让王主任如此振奋的合作研究协议是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同美国英杰公司(Introgen)分别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进行一种抗炎药物的新药筛选工作,英杰公司将提供最新的新药发现技术和试剂,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则提供10万个化合物样品,双方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这一针对核受体的高通量筛选项目。
“第一个平等协议”
国家药物筛选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立研究机构,是目前惟一一家国家级的新药筛选研究中心,成立8年时间以来,虽然已有不少海外制药企业与之合作,但此次合作项目被称为“第一个平等协议”。
“以往海外公司同我们合作,只是将其中的一些非核心的筛选工作交给我们,研究结果也归对方所有。这里面存在技术壁垒问题,我们只是利用了自己原有的技术而没有技术提高,新药收益也与我们无关,我们只是完成项目外包。”王主任用以前的合作向大家解释了“平等”的意义。
“这一次我们既出资,又出人,还出化合物,英杰公司则出资、出人、出最新技术和试剂,双方完全是在对等的基础上,并且中外研究人员要互相出国交流,最终如果新药筛选成功,产权也由双方共同拥有,一旦有制药企业购买,收益将对分。”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首次在中外合作中将自己的地位从服务提供者上升到了所有者的位置。“可以说,我们也在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化,这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和延伸。”
另外,在筛选过程中将采用的两项最新技术GeneBLAzer和PolarScreen,目前这两项技术还没有应用到10万个化合物的筛选工作的先例。据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谢欣博士介绍,英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将很快引进一系列全新的基于核受体的筛选方法,由此发现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不同于传统途径,是一种创新。
英杰青睐中药筛选
美国英杰公司建立于1987年,199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迅速膨胀,数年内连续收购了20多家企业,成为了药物筛选-药物合成-临床试验产业链上生物试剂和生物研究技术的最大提供者,2004年英杰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10家制药企业都运用其试剂和技术。
英杰公司副总裁葛杰辉先生介绍,国家药物筛选中心是他们在亚洲范围内第一个药物筛选合作伙伴,他们期望通过这次合作印证技术的实用性,并通过投资合作加深合作关系,不排除未来自己开发生产医药产品的可能。
“英杰是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知名企业,非常年轻,发展势头强劲。正在成长中的以创新为主导的类似状况是我们能够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王主任介绍说。
“其实不单是在中国,即使在全球范围内,这样的合作方式也是罕见的。”葛杰辉先生表示:“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在天然产物及传统中草药研究方面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药物研发技术的新领域。我们非常看好中国传统中药。”
事实上,英杰公司在美国和欧洲所收购的几家生物技术公司本身都有药物筛选的业务功能,但在中药研究领域为空白。而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可谓是中国的国家队,其化合物样品库为英杰公司所青睐。双方都表示,这个合作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抗炎新药前景看好
这个从2005年12月1日开始、为期半年、投资50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项目也是我国单位时间内投入最大的筛选项目。大投入自然期望有大回报,据介绍,寻找抗炎新药是双方商议的结果。
目前全球抗炎药市场出现了一片空白领域。在这一时机发现的新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将可能成为众多制药企业购买的对象。“一旦成功,前景将非常乐观。”王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