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蔓延产生的压力,让抗流感药品“达菲”的生产商瑞士罗氏有限公司终于有所让步。
日前从罗氏方面获悉,罗氏已经初步放开达菲的生产权,并已启动接受企业申请和罗氏“合作生产”达菲的制度。此前罗氏一直坚称不会将该药的生产专利转让出去。
罗氏方面强调说,公司将对申请企业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认证,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被授权生产。达菲在国内尚还不具备生产能力,只是在中国进行最后的分包装和销售。目前尚无中国企业向罗氏提出申请。
“在全球面临禽流感危机的情况下,罗氏已经加速了企业申请和认证的程序。”罗氏方面表示。
在禽流感带来的恐慌情绪下,达菲在全球已经供不应求。罗氏制药生产的达菲在全球的产量已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倍。销售额今年前9个月达到8.79亿瑞士法郎,较去年同期猛增了263%。罗氏方面表示,如果大量采购,现在下单,一般约需半年以上时间方可满足需求。
很多国家已等不及罗氏的授权生产。据报道,印度药厂“西普拉”上周宣称,将生产达菲的衍生药物,卖给不受达菲专利约束的国家。而泰国也扬言,准备生产自己版本的达菲。
据悉,研制疫苗、储存药物,以及阻断病毒源头,是目前预防禽流感演变为人类大规模传染病的“三大法宝”。
针对此次禽流感蔓延,预防工作做得最好的英国目前已订购了可供其25%人口使用的药品,加拿大囤积的药品可供其5%人口使用,美国目前储存的药品则不够其人口1%使用。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前日在云南昆明指出,中国并不准备为全国13亿人口储备达菲,目前没有科学证据确认达菲能够有效治疗禽流感,加上药价不菲,要准备足够分量给全国人民服用并不实际。
在罗氏为达菲专门做的主页上,也没有看到达菲治疗禽流感的文字。对此,罗氏内部人士说,因为禽流感的特殊属性,尚无法进行科学试验室条件下的临床实验,“也没有做过人体实验,我们作为企业不能说,这个药肯定对禽流感有效。”
黄洁夫指出,阻断病毒源头仍是最有效的措施。政府将教育民众认识疾病的风险,要他们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万一疫情扩散,将切断传染源头,隔离患者。若情况危急,更会大规模销毁鸡只和给患者服用强力药物治疗。
罗氏被诉:生产达菲“严重失败”
谈起禽流感,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罗氏公司和其生产的所谓特效药“达菲”,但该公司最近股价却下跌。不过,该公司股价的下跌有点意外。
据《Observer newspaper》报纸称,在纳斯达克挂牌的GileadSciencesInc.公司起诉罗氏在生产达菲时“严重失败”。Gilead公司声称,“2002年10月,在销往欧洲的一批达菲中发现微量玻璃,2003年11月,在发往日本一批货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并导致召回。”该报说,Gilead开发了达菲,并授权罗氏制造和销售。
另据彭博社引用罗氏发言人AlexanderKlause话报道称,“罗氏和Gilead公司正处于仲裁阶段,由于正处法律程序中,我们不便评论。”
罗氏公司在苏黎世股市挂牌,为瑞士市场指数26个成分股之一。最近先因“达菲需求的利好”从184.20瑞郎急涨至194.10瑞郎,然后又因官司急跌至上周五收盘的183.60瑞郎。Gilead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探索、开发治疗威胁生命疾病患者的药物并使之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