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医学院作为贵州省中医药研究主要力量,近年来加快科研步伐,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专业体系,先后开发出21种民族新药和25种保健品,产生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贵州省中药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该学院领导意识到,加强中医药研究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不仅对我省中药产业化是一个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必将带动贵阳中医学院的发展与壮大。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2002年不到100万元的科研经费,2003年就猛增到450万元,2004年达到了730万元。科研经费的增长带来了研究成果的繁荣,近年来,该院获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学术著作二等奖等全国奖项多次,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论文论著和科技产品,先后开发出21种新药和25种保健品,并成功推向市场,其中三个产品已成为我省民族药企业的拳头产品,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院已经完全具备新药研究所需的生药、毒理、药效、化学、制剂、质量标准及临床观察等相关专业人才和设备,并培养出一支有较强事业心和专业技能的新药研究队伍,为贵州省中药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该院不断加强民族药研究力度,先后编撰出版了《苗族医药学》、《中华本草·苗药卷》等民族药理论书籍,为我省民族药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院还组织专门人员,对贵州省中草药资源进行了彻底普查,查明贵州省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总资源蕴藏量6500万吨,为贵州省把中医药行业确定为后续重点支柱产业提供了有力依据,并从数据上进一步明确了贵州省是中国四大产药区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