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剧烈整合期,而医药并购派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医药并购派系是指对医药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进行并购的企业集团,它既包括集团的母公司,也包括母公司所控股或控制的其他所有集团成员。
目前中国发生的重大医药并购事件,均由医药并购派系策划完成,如2004年颇具影响的东阿阿胶被华润系(间接)收购案以及北药集团被华源系并购案。医药并购派系的一举一动对医药产业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影响巨大。
业内人士分析,此类医药并购派系自身在医药产业领域已经形成各路诸侯甚至是全国豪强。即使撇开并购不谈,他们现有的实力已经成为医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药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逐渐提高,这些医药并购派系勾画着未来中国医药产业格局的雏形。基于近年来此类医药并购派系的表现,可以判断2005年及此后中国医药并购派系发展的趋势。
并购范围大小不一
首先,中国医药并购派系的并购活动不仅表现在对派系外的公司进行并购,同时也将表现在对派系内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医药并购派系内外都面临着剧烈调整。这也是中国各医药并购派系在众多医药并购运作之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华源集团成立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并对旗下的医药产业资源进行整合。这也是医药并购派系梳理自身战略的过程。
其次,中国医药并购派系进行并购往往并不满足于某一狭小的医药领域,而是放眼医药产业内的诸多领域。东盛集团对盖天力制药以及青海制药等的并购,既涵盖了化学药行业,又囊括了中药行业。太极集团对桐君阁和西南药业的并购,更是将原有的产业格局由中药领域扩张到化学药领域,同时还涉足医药商业。
并购手法趋于多样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医药并购派系在并购的同时,也会将其他扩张手段变通或结合运用。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太极系与上药集团以及广州医药的销售战略联盟,派系之间互相借助资源延伸终端触角,既竞争又合作。这一点也将表现在逐渐增多的医药并购派系的合纵连横上。
其次,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的并购规模层次正逐渐提高,近年来由对公司层次的并购逐渐演变为对集团层次的并购。国药集团对云药集团的并购,以及华源集团将北药集团和上药集团加以收编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医药并购派系并购规模正逐渐提高,下一步可能会演变为派系群之间的并购。
另外,中国医药并购派系的并购将表现出更多的层次性,即医药并购派系之间不仅出现并购,同时还出现派系内部的支派系或分派系对外部进行并购,例如华源系中的上药集团对山东鲁抗进行并购。与此同时,医药并购派系内部的支派系或分派系之间抢夺并购对象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并购呈现多元化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既有“国军”,又有“民团”。“国”字头的医药并购派系如华源系、华润系以及国药集团等与“民”字头的医药并购派系如复兴系和东盛系共存,而且活动均很活跃,接下来将会出现第三种活跃的派系力量。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既有多元化跨行业的并购派系,又有专注于医药行业的并购派系。据了解,华润系和复兴系皆是多元化的医药并购派系,本派系横跨的行业范围较广,且与医药相关性较小;而华源系和东盛系则可纳入专注型的医药并购派系,它们的领域并非单一医药行业,但是其把极大的资源和精力投放到医药行业。随着医药行业前景被普遍看好,多元化跨行业式的并购派系将不断涌现。
并购视野瞄向海外
据预测,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之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不仅表现在要在业务上打败竞争对手,同时更表现在对并购对象的抢夺。云药集团被并购案中,华润系等相继败北,最终由国药系胜出。未来,被并购方将成为抢手的宝贵资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相对外资而言,国内医药并购派系较有优势。据悉,现有的医药并购政策法规对外资并购有相关限制,同时地方政府也倾向于让国有医药企业被国内的医药并购派系并购。这在东阿阿胶以及云药集团等被并购案中皆有体现。但随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此方面可能会有变数。
目前,中国医药并购派系已在国内跨大区域进行整合,下一步将在形成规模更庞大的医药派系或集团之后,将并购的视野拓展至国外。这一点目前已经出现征兆。据了解,香港的和黄系以及国内某些知名的中药企业已经逐渐把投资的目光投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