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报道指香港市面出售的人参、丹参、田七等中药材含有致癌的残余农药,特区政府卫生署25日表示,该署设有中药材监测系统,在过去两年中每年都抽检约350种中药材样本,未发现有超标残留农药的情况。
24日有香港媒体报道说,香港浸会学院在市面抽取了人参、丹参、田七药材进行化验,发现有残留农药,其中人参的残留农药超标。对此,香港卫生署副署长梁挺雄回应说,有关数据是两年前卫生署委托浸会大学进行一项研究所得的初步数据,以供编订香港药材标准之用。报道引述的是化验室的研究数据,是用有机溶液去提取药材的最多残留农药和有害物质,以便让科研人员对情况作有效的估计。但市民实际使用中药材时,是用水去煎煮,药材的水溶性与在实验室所研究的有所不同。
梁挺雄还指出,人参药效比较强,需要中医师指导下才能使用。而且药典对于人参有指示使用量,通常是一日3至9克的份量,且不应每日服用。
2003年12月,香港推出了中成药注册制度,至今共接获超过1.6万个申请,现正审批中。而所有中成药注册申请均须提供残留农药水平的资料。
香港卫生署今年7月份公布了香港中药材标准,并将于9月起试用一年,用以提供更严格的标准监察中药,而在此之前国际上并无中药材的认可标准。这套标准包括了中成药制品或其它药材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以供业界参考。
除了通过中成药注册及中药材监测进行管制外,香港卫生署还与邻近国家和地区就使用中药材标准化及引起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交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