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药谷”近日发出掷地有声的新年“宣言”:在全球范围内承接各类药物开发合同,跻身亚洲级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中心。这一重任落在了日前挂牌成立的上海市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基地和上海浦东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中心肩上。副市长严隽琪与中科院院士惠永正共同为基地揭牌。
如此雄心壮志,对于年仅8岁多的张江“药谷”而言是一个大挑战。这意味着:位于张江的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要在国内率先成为达到美国GLP标准的外包服务机构,在5年内在浦东新区内带动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生物医药产业分支领域,并引入超过50亿元的国内外生物技术新投资。
截至2004年末,“胸怀大志”的张江“药谷”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210余家,拥有533个临床和生产批文、10个全球研发中心、10个进入临床试验的“上海新药”和20多个实验室阶段新药。想要“快高长大”,“药谷”还需在涉及临床前药物开发的各个主要环节都交得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