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全球“IT外包中心”的地位。根据《印度时报》网站消息,印度新德里一项最新的工业研究结果预测,到2010年,印度很可能由现在的商业处理外包中心(BPO),过渡成为一个价值170亿美元的知识处理外包基地(KPO)。
所谓的知识处理外包,指的是外国企业把自己业务中的知识创新、研发环节的工作转移到印度。印度工业联盟(CII)在公布这项研究成果时表示,随着世界商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在各个层面上更加专业的知识,印度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学院可以发挥出它们的优势,适应这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印度将会以一个全球知识处理外包的中心出现在新经济时代。
CII这项名为“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印度”的研究还预测,到2010年,印度KPO产业创造的财富将占到印度年增长率的46%,达到令人惊讶的170亿美元。
研究结果还认为,印度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将有望保持每年8%以上,并且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将超过51%,基于这样的预测,印度由BPO转向KPO的时间已经迫近。
制药业、生物科技、IT产业、知识产权研究、汽车和航空工业设计和发展,这些都被CII认为是印度KPO时代的优势产业所在。CII的研究认为,印度将继续受益于它在医疗、制药、生物科技和IT产业的传统优势。
在列举了印度在医疗行业上的优势,比如装备良好的医疗设施、成本优势、西方人对于印度医疗体系的偏好等等后,该项研究认为如果印度医疗行业的潜在优势要想充分发挥,还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
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情况也类似。研究结果认为,印度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例如拥有出色的研究实验室网络,发展良好的基础工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广阔的临床试验机会以及培训精良的人力和智利资源,这些都将是印度迈向KPO的“发动机”。
该项研究还认为:“印度在制药行业上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例如在合成药物的成本上就可以比全球水平节约30%-50%”。
为了迎接医药行业的“知识外包”,印度政府在今年3月份出台了一项新法案,禁止印度国内企业仿制品牌药物。
印度曾经提倡发展中国家反对专利制度,但在国内制药业开始崛起,并且意识到外国公司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后,印度毅然改变态度,采取了更具长远眼光的做法。现在很多印度制药公司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并在美国申报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