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在我国医药领域,“狼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上千亿元药品市场的诱惑,一直让“狼”虎视眈眈。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外大批拥有巨大资金实力和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药业巨头纷纷涌入国内,直接导致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这些“外来狼”,有的来自欧美,有的来自日、韩。而最近,让人颇感陌生的“南亚狼”又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只“狼”就是印度第二大制药企业太阳药业。
潜心研究市场的人士发现,太阳药业属于不动声色的竞争者。去年6月,他们悄悄地把自己的名牌产品奥曲肽(商品名启文)挤进了中国市场,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暗地里却与早就进入中国市场并已牢牢站稳了脚跟的瑞士诺华产品,以及刚刚出道的中国国内一批奥曲肽厂家死较劲。结果他们很快打开了局面,让诺华和国内的企业嫉妒不已。
奥曲肽是治疗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胰腺炎的产品,原创者是诺华公司。1994年该公司的产品“善宁”率先抢滩中国市场,10多年来一直占有“一枝独秀”的优势。但市场上的“蛋糕”不可能一家独享,国内先后有10多家药企争相仿制,至今已有8家药厂拿到了生产批文,产品上市后立即引发了价格战。据说,这8家本土企业仗着成本低、客户人缘熟等优势,想要有所作为。可是两军一对垒,却发现情况并非那么简单。尽管国产奥曲肽售价一降再降,但整体市场总是旺不起来,没有给竞争对手带来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去年6月,印度太阳药业的奥曲肽悄悄地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么一来,国内奥曲肽市场就更热闹了。
也许诺华没把国内的仿制品放在眼里,但对“南亚狼”的到来却高度警觉。因为他们深知,太阳药业非等闲之辈,其仿制产品与自己原研发产品的质量不相上下,并已出口到欧美市场。
为什么同为仿制品,中国不敌印度呢?据业界专家分析,中国企业与印度同行相比,虽然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然而,在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方面,却落后于印度。有人说,中国的仿制药往往只能做到“形似”,而印度的仿制药却可以做到“神似”。还是以奥曲肽为例,按我国的药品标准,纯度达到90%即为合格,而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奥曲肽纯度一般达到95%~98%,这似乎很不错了。殊不知,诺华的“善宁”和太阳的“启文”纯度均已达到99.99%!
根据临床医生介绍,奥曲肽的纯度对疗效影响非常大,哪怕相差零点几个百分点,疗效就有天壤之别。对于用奥曲肽来救命的医生和患者来说,疗效是最重要的,价格则居其次。这就是“善宁”和“启文”能在中国市场始终走红的根本原因。
担任印度太阳药业奥曲肽中国总代理的深圳博成医药公司总经理刘东,在初尝战果之后也有一些切身体会。他认为,以往我国一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着“从众”心理,看到别人搞了什么好品种,自己马上也想方设法上马。看到别人降价销售,自己也紧跟其后,但急功近利者鲜有成功,广告战、价格战也并非最佳竞争策略。太阳药业定位“中价政策”,没有把精力放在无谓的竞争上,而把心思用在科研创新和技改上,使其产品始终保持高质量。产品纯度达到原创药的水平,而售价却比原创药便宜一半、比国内本土企业仿制品又高出一截。
“启文”的销售在直线上升,引起了国内外医药同行的关注。业内人士感慨:“南亚狼”不是张扬成功抢滩中国市场,其中的经验足以令我国药业同仁沉思再三。(http://www.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