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在京举行成立大会。国家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据悉,到目前为止,有37家具有新药研发能力,并且已经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被纳入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并成为其会员。看来,医药行业组建“联盟”的风潮蔓延到了跨国药企。
据了解,跨国制药公司的药品仅占中国药品市场的1/3。在过去的几年中,虽然整个药品市场规模在不断上升,但原研药的市场分额却在持续下降。例如,在抗生素药物中,进口和合资企业产品所占的分额,从1998年的53%降到了2003年的33%。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在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希望该委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医药产业的行业自律,促进药品研制和开发领域的推广,为政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进言献策;同时,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全方位促进中国新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为推动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研发委员会交流传媒经理温晓春介绍,研发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要求下,就某个专题,通过其工作小组收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和其他信息,以供参考;并将就政府某项即将出台的政策或法规,向成员企业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据悉,研发委员会的成员企业包括美国礼来亚洲公司(上海)(Eli Lilly Asia Inc)、葛兰素史克(中国)(GlaxoSmithKline)、罗氏制药(上海)(Roche)等37家在华投资的跨国药企。担任研发委员会主席的是美国礼来公司中国区总裁萧凯仕。(http://www.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