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的导演迈克尔·摩尔正筹划拍摄一部反映美国制药业现状的影片,令制药公司如坐针毡。监管制药业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突然发现自己备受攻击。业内人士及制药公司股东们担心,一旦公众对FDA监管能力及制药公司信誉进一步产生怀疑,后果将不堪设想。
11月18日,在FDA负责监督获批药品安全事务的科学家戴维·格雷厄姆,被要求到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作证,解释默克制药公司9月份突然将止痛药万络(Vioxx)撤出市场的原因。格雷厄姆宣称,FDA高估了药品的治疗作用,却“严重低估、忽视、不尊重药品的安全性”。他还暗示,FDA与制药公司过从甚密,其本人也受到了巨大压力,被迫改变对万络药品增加心血管疾病几率的结论:即能使每周有数百名美国人死于万络药品引起的副作用。
格雷厄姆的证词对整个美国制药业产生了爆炸性影响,制药公司股票价格应声而落,其中阿斯利康公司股价当天就下跌10%,葛兰素史克公司股价下跌6%。
格雷厄姆还建议设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负责获批药品的安全监督。这一建议得到了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查尔斯·格拉斯利的支持,《美国医学会杂志》也发表文章对此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士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样会更加鼓励“风险厌恶”,从而增加制药公司的成本。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FDA依靠制药公司自愿报告产品存在问题的方式很可能发生改变。理想做法是,利用FDA自己的资金、人员对药品安全进行调查。
除此之外,美国也许会效法欧洲药品评估局(EMEA)。欧洲药品在市场上销售5年后,EMEA会重新对其进行审核。这使得EMEA不仅有能力加强监督制药公司对上市药品进行安全研究,而且有机会对出现问题的药品库存进行清查。美国的制药公司尽管也向FDA作出售后药品研究的承诺,然而兑现承诺的不到一半。
最令FDA担忧的问题是,美国制药公司及FDA自身在面临无法估量的法律诉讼及声誉风险时将何去何从。在针对万络药品提起的数百起诉讼中,默克制药公司辩护的核心是没有对FDA进行任何信息保密,并且遵守了FDA的规定。然而,如果美国人认为FDA像制药公司的老板们一样腐败而且不顾美国人民安全健康的话,默克公司的辩护也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
舆论界对FDA审核新药上市的时间也有所置疑。根据国际医药研究中心的调查,尽管FDA审核新药上市的时间有所延长,但相对于欧洲和日本仍显过快。据悉,FDA审核新药的时间已从1998年的1年延长为2002年的1.3年,而欧洲需要1.4年,日本需要1.6年。
除了默克制药公司的万络药品以外,FDA安全检查员日前建议调查市面上销售的另外5种药物:雅培实验室的减肥药Meridia、阿斯利康公司的降胆固醇药Crestor、辉瑞公司的膝关节镇痛药Bextra、罗氏公司的治疗痤疮药Accutanc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治疗气喘药Ser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