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生物技术产业无法逃避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冲击,但实际表现要比S&P指数好很多。生物技术指数BTK仅下滑了18%,而S&P500指数下滑了38%。预计在2009年,整个行业的表现仍然将优于其他行业。
因为行业内大公司业绩稳健、基本面良好、M&A势头看涨、产品和业绩对经济形势相对不是很敏感。
大药厂专利到期危机成为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2009年和2010年分别有35亿美元价值的药品专利过期,2011年有17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过期。由于业绩受仿制药强烈冲击,大药厂不得不向生物技术公司求助,以获取新产品,或收购生物技术公司。其他驱动力包括投资界普遍放低收益的预期,以及2009年多项生物技术公司的临床试验结果将公布,会给行业带来强烈的刺激,并推波助澜。
这些正面因素将足以抵消不利因素。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的阻力主要是美国政坛的政治生态改变、FDA新官上任、美元影响、股票波动性、经济复苏缓慢和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奥巴马的许多医改政策,或许会对生物医药行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短期内影响不会太明显,估计生物仿制药的法案会在下半年通过。此外,生物技术产品的“专卖期”究竟有多长,与行业的业绩有很大关系。
业内分析师偏好生物技术大公司,因为这些成熟型公司有良好的现金流和资本,产品的利润率高,并有后续产品做后盾,所以市场普遍认可其股价的溢价程度。对生物技术大公司乐观,主要是考虑到这些公司在2009年的销售收入将有平均9%的增长,每股盈余EPS将有18%的增长,几乎是传统大药厂的2倍。此外,Avastin的临床新数据和Dmab药物的数据将公布,从而成为两大刺激因素。正面的结果,加上可预见的盈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兴趣。当然,随着基因泰克被罗氏全额收购,生物技术产业的版图将会改写,与大公司之间的合作甚至混业经营将是必然趋势。
对于中型规模的(市值10亿美元以下)生物技术公司而言,投资者还处于望观状态。主要原因是大家对投资风险的承受力有限,这类公司的资本并不充足,要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不容易。这些担忧基本会弥漫整个上半年,直到资本市场有所回暖。这类公司的市值现在或许是最便宜的,平均只在其销售额的4.4倍,比2002年生物医药产业低谷时的5.0倍还要低。业内估计中型生物技术公司股票的波动性仍然会很大,但是,到今年下半年将会表现突出,因为药厂并购的兴趣会提高,这类公司的潜在价值或将得到体现。
安进:销售额和利润双收
生物制药巨头安进2008年第四季度利润增长15%,达到9.61亿美元;销售收入为37.5亿美元,略低于之前分析师预期的37.9亿美元。拳头产品贫血症治疗药Aranesp全球销售收入下跌15%,为7.06亿美元。化疗相关感染治疗药聚乙二醇化非格司亭(Neulasta)和非格司亭(Neupogen)的全球销售收入增长6%,为12亿美元;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依那西普(Enbrel)销售收入增长7%,为9.13亿美元;贫血症治疗药阿法依泊汀(Epogen)销售收入微增1%,为6.46亿美元。
2008年全年,安进净利润增至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2亿美元;销售收入增长2%,为150亿美元。安进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8亿~152亿美元,全年每股收益将为4.55~4.7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