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全球各大药企第一季度财报陆续发布,“几家欢喜几家愁”:辉瑞、罗氏、赛诺菲-安万特的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诺华、阿斯利康、雅培的业绩增长均超过8%。不过,销量上升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高枕无忧,销量下降也不代表着今年甚至未来几年将有较大危机。
比较类似的现象是,大部分公司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因产品专利到期所致的仿制药威胁,如果没有足够的新产品维系业绩,势必影响华尔街评级和股市表现。接下来,企业是并购还是转型,合作还是自行研发,裁员还是出售非核心业务,让我们拭目以待,一起来看看它们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吧(排行按医药产品销售收入统计)——
1
收入121亿美元(增长5%)
强生:面面俱到,处处开花
营收较去年同期大涨7.7%,达162亿美元(消费品占41亿美元,药品占64亿美元,医疗器械占57亿美元),其中5.1%的涨幅得益于汇率变化影响。
第二季度强生的ceftobiprole获得美国上市许可,还分别向美国和欧洲递交了3个新药(包括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的口服片剂)的上市申请。
强生的表现可谓平平稳稳,中规中矩,既未面临巨大威胁,也没有重量级新产品,这也和强生的运营方式相关。作为一个以投资形式管理下级子公司的制药巨头,或许这样的风险小而稳定的回报率也正是强生所期盼的。
2
收入119亿美元(下降5%)
辉瑞:销售下滑,产品老化
净收入较之去年同期缩水7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络活喜(Norvasc)专利于今年1月到期后遭受仿制药狙击。
该季络活喜销售额仅为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立普妥(Lipitor)在美国的营收也在下降,虽然它的专利在2010年到期,却苦于后继乏“药”。此外,左洛复(Zoloft)、希舒美(Zithromax)等畅销药物的专利也即将到期,生财之道将大大减少。
未来几年里,辉瑞如果没有划时代的新产品上市,其地位将不断受到挑战。从目前形势来看,其在研产品的“钱景”也差强人意。
3
收入113亿美元(增长2%)
GSK:旧疾缠身,喜忧参半
盈利13.7亿英镑(约27亿美元),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在于最畅销药物文迪雅(Avandia)和Coreg(降77%)的销售收入受仿制药竞争影响急剧下滑,其他药物也遭遇仿制药狙击。
当然,公司也不乏销售增长的药物,如Advair/舒利迭(Seretide),预计FDA将于本季度决定是否扩大该药适应症。此外,得益于肝炎疫苗的良好表现,疫苗销售额增长10%,达到4.36亿英镑。
GSK最近达成协议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itris制药公司(SIRT),这项收购有助于GSK进入抗衰老酶Sirtuin的医学领域,显著提高公司在新陈代谢、神经学、免疫学和炎症方面的研究水平。只可惜,Cervarix未能在法国列入医保范畴,阻碍不小。
4
收入108亿美元(下降3%)
赛诺菲-安万特:
推陈出新,盼收失地
净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3%,跌至69.73亿欧元。前15大畅销药品实现67.6%的收入。除去汇率影响,依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