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美国的基因泰克制药公司三年前被罗氏制药公司收购,而在三年后的今天,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已经拥有自主独立的基因泰克研究与早期研发中心(Genentech Research and Early Development,缩略称为gRED),而业内人士称,经过三年的发展,该研究中心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实力上,都可与身为母公司的罗氏制药公司相媲美,甚至是赶超罗氏制药公司。
上周,罗氏制药公司关闭了其在美国新泽西州纳特利地区的研发中心,并且裁掉了一千多个工作岗位,截止至目前为止,罗氏药物研究与早期开发中心(Roche Pharma Research and Early Development ,缩略称为pRED)仅仅拥有两千多名工作人员,而基因泰克制药公司研发中心的人数也与此旗鼓相当。
罗氏制药公司在新泽西纳特利地区的研发中心是罗氏在美国的总部,2010年时,该总部中心决定砍掉罗氏制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6%的工作岗位(约裁员4,800名),而后,罗氏制药公司继续裁员六百多名,该裁员规模远远大于基因泰克制药公司的规模。
瑞士瑞万通博(Vontobel)资产管理公司经济分析师安德鲁 韦斯(Andrew Weiss)表示,实际上,三年前,罗氏制药公司宣布收购基因泰克制药公司一事,对于基因泰克而言是全球化的一次黄金时机,正是借助罗氏制药公司的发展实力,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才不断增强。
据悉2009年,罗氏制药公司收购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并不顺利,最初罗氏制药公司企图以低价收购基因泰克,但是遭到董事会的断然拒绝,在同基因泰克董事会长达半年的收购谈判无果之后,罗氏制药公司突然发起对其的敌意收购,宣布以每股86.50美元的价格从市场上收购基因泰克剩余44.2%的股票。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生物技术并通过双方的重组来降低运营成本,尽管已经拥有控股股东权利的罗氏制药公司坚持全资收购基因泰克。
主要研制肿瘤治疗药物的基因泰克公司,已经拥有11,000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117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生物技术公司,超过了默沙东等多家美国知名大药厂。曾和谷歌以及苹果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三大公司。通过与基因泰克公司的合作,源源不断的生物技术产品优先输送给罗氏。基因泰克旗下的Avastin和Herceptin抗癌药物已经使罗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抗癌药物销售公司,相比其他大药厂,罗氏制药公司则更少遇到专利到期的问题。
收购基因泰克制药公司之后,罗氏制药公司本身的药物研究所也进行了数种新药的临床研发项目,但是大多数项目都是以失败告终。今年五月份,罗氏制药公司终止了试验性心脏药物达塞曲匹(Dalcetrapib)的三期临床试验,当时罗氏制药公司研发了数种同类药物,这些药物都是用于提高人体有益胆固醇水平的,但是达塞曲匹(Dalcetrapib)药物最终试验失败,宣布暂停。罗氏制药公司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该药物的临床研发意义不大,并称公司目前还有23种新药仍然处于后期临床研发阶段,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发成绩。
基因泰克制药公司此前是通过生物学方向的理论以及发现来研究新药,有些生物理论尚未被广泛证实。于是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去年十一月份,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管局叫停基因泰克制药公司阿瓦斯汀(Avastin)的一切市场销售活动,该药物本身是用于治疗女性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但是在随后的调查中,药监局表示该药物药效并不佳,宣布终止销售。
尽管出现了此次的叫停销售事件,但是基因泰克制药公司所取得的成功还是远远大于败笔的。罗氏制药公司随后开始效仿基因泰克制药公司的研发方式,通过研究病症起因来靶向研发药物。
罗氏制药公司法国美国研究总部的总负责人Jean-Jacques Garaud表示,罗氏制药公司宣布收购基因泰克制药公司之后,两家公司的研发中心依然是独立运行的,虽然会保持联系,但是双方并不会涉及技术深层面。
罗氏制药公司表示,很多研发人员认为,基因泰克制药公司的研发中心已经远远超过罗氏制药公司的研发中心,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规模上。(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