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了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靠以稳定提高技经指标、降低生产成本为特征的技术进步体系,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科技管理体系,46年来,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昔日古运河畔的三线小厂成长为拥有原料药、制剂、动植物药品和环境工程四大板块的大型综合生物制药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彰显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魅力。正是凭借这种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该企业技术中心近日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共同认定为第十八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跻身于企业创新的“国家队”。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鲁抗医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了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了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公司研发中心为核心,纵向三个层次即公司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各车间工艺研究,横向四大系统包括原料药、制剂、动植物药、环境工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完善以研发中心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形成了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以稳定提高技经指标、降低生产成本为特征的技术进步体系,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体系。公司参加了抗生素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微生物药物技术创新与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大品种药物技术改造等项目,通过承担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深化了与国内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研发水平,同时还培养锻造了一支优秀的科技人员队伍。
近年来,鲁抗医药通过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已具备多品种全工艺研制、新品种仿制创新和新技术消化吸收、整合能力,能够承担从常规的菌种筛选改良、发酵工艺研究到药品成分分离纯化;从化学半合成到全合成小试的研制及中试放大;从普通口服、注射制剂到各类缓释制剂产品的研究与中试生产,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调研一代”的良性循环。目前,公司研发中心拥有完善的小试研究、中试放大和试生产三级科研开发体系平台,在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菌种选育、抗生素提取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新技术消化吸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作为拥有46年发展历史的抗生素生产企业,鲁抗医药依托生物发酵技术优势,形成了原料药、制剂、动植物药、环境工程四大产业板块,全面启动了邹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建成以人用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氨基酸、新型生物材料、动植物用药等产品为主体的产品组群,为“十二五”期间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向医药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战略规划,促进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公司积极开展申报引智项目。自1998年第一次申报引智项目以来,相继成功组织实施引智项目40余项。引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国外智力的引进和发展,从项目的谈判、与有关专家的接洽、合同的签订、项目的实施到效果评价等,公司已建立起完整的流程,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这些引智项目中,头孢类抗生素及中间体技术改造、大观霉素菌种改良、泰乐菌素认证注册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提高了公司在抗生素发酵与合成方面的技术水平,增强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