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罗氏诊断中国应用科学部总监郭伟立先生出席罗氏诊断应用科学部整体解决方案媒体采访活动,就应用科学部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罗氏诊断,罗氏集团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做了详细介绍。郭立伟先生告诉生物谷等业内媒体说,我国宏观的新医改政策全面润泽生物医药行业,大众个体化医疗意识觉醒,使诊断市场多元化,扩大化。
罗氏诊断中国应用科学部总监郭伟立
个体化医疗:医药行业一个新高度
个体化医疗,近年来流行于医药行业的新名词,从字面上看来,它是个极为先进的技术。其实是“旧瓶装新酒”。很多传统医学,包括中医,都属于广义的个体化医疗的范畴。“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是中医两大原则。但是中医的个体化医疗是一种模糊科学,疾病的治疗是需要基于患者的整体情况来调整,其中除了系统化医疗的成分,也免不了掺杂一些随机性。但个体化医疗是一种精密科学,对疾病的产生追源溯本,不仅需要发现病因,而且将病因追寻到分子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这种研究过程标准化上体现个体差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新高度。
从理论上来说,基因决定着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有基因决定的。利用基因诊断,医疗将从千篇一律的“大众医疗”的时代,进步到依据个人遗传基因而异的“定制医疗”的时代。
“不管是白人、黑人、中国人,我们都有不同的基因组表现,所以同样的药给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从服药开始,然后在人体吸收、扩散,代谢,排出体外整个过程中,靶细胞对应的蛋白质,受体还有蛋白质的一些变异都会造成在体内的反应不一样。”郭立伟说,“同样的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用不同的新的测序,或者在芯片技术上会做一个个体化、个性化的治疗,用于监督或者调控不同的药在个体上的作用。现在国内各个企业药厂也都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大众个体化医疗意识已经觉醒
郭立伟指出:“我觉得大众已经渐渐有个体化医疗的意识。现在有些新生儿的筛查就是通过基因检测,而基因检测是当前最突出个体化医疗的形式,无论是通过生物芯片还是定量PCR,通过基因检测的遗传性疾病筛查开始慢慢普及。所以未来我们应该乐观的认为,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可以透过这种筛查做早期预防。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所以遗传性疾病会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国家也在推广这方面的筛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