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2009年度药品医疗器械十大违法案件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局副局长朱勤虎向媒体通报了2009年度江苏药品、医疗器械打假治劣情况,特别是“十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
据统计,全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8.2万人(次),检查涉药单位65,430家(次),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5646件,案值3996.22万元;取缔无证经营户265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9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涉嫌犯罪案件66件,已追究刑事责任20人;同时,还有132件案件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其他部门处理。
十大违法案件
该局去年查处的十大违法案件是:“睢宁‘6·8’邮售复方川羚定喘胶囊等假药案”、“大丰‘7·2’网络销售假冒知名品牌药品案”、“镇江王某等人生产并通过网络邮售假药案”、“南京某营销咨询策划服务中心无证经营药品案”等。其中,“大丰‘7·2’网络销售假冒知名品牌药品案”被江苏省公安厅列为督办案件,涉案总金额逾1000万元。
去年7月2日,盐城市大丰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某药店货架上存放的7盒标示为“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洛汀新外包装可疑。该局通过联合打假协作平台初步确定,该批次药品涉嫌假冒。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很快查明,某知名品牌药品企业医药代表赵某通过网络联系,购进假冒知名品牌药品洛汀新和标示为“无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倍他乐克240盒,分别销给大丰4家药店和个人,涉案金额5万多元。随即,大丰食品药品监管局与该市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多次赴北京、山东、广州等地调查取证,累计行程1.2万公里。
案件查办过程中,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已刑拘4人;查获假冒洛汀新、倍他乐克等15种知名品牌药品23,000余盒,货值金额超过100万元;查扣运输用车辆1辆,电脑2台;查获假公章1枚,账册、物流清单、银行卡、收款单若干,假冒药品包装、说明书2万余份,捣毁销售假药窝点3个。经深入调查,此案涉及知名品牌药品36种,假药流向全国23个省(市),涉及下线200多家(人),涉案总金额逾1000万元。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案件呈“集团化”趋势
朱勤虎指出,通过对违法案件汇总分析发现,当前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呈现“集团化”作案的趋势,从原料购买、生产包装到广告发布、发货运送、赃款回收形成一条“流水线”,制假售假团伙具有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成员之间大多单线联系,反侦查能力较强。
假劣药品一般打着权威医疗机构的旗号公然在互联网和平面媒体上做广告,性质十分恶劣,对消费者有很大的误导作用。犯罪分子往往通过网络通信、设立电话咨询中心等方式联系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并通过邮政快递渠道实现假药送货上门。犯罪分子以快递假药为目的设立专门的物流公司,勾结某些邮政投递机构,采取代收货款的形式,向全国各地高效率、低成本邮寄假药。除此之外,犯罪分子一般使用假身份证设立银行账户接受账款,一旦案发,容易很隐蔽地将账款转移出去。
2010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根据机构改革特别是垂直管理体制改为分级管理体制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大药品稽查执法和打假治劣力度,促进药品市场秩序持续好转。(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