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利空消息影响,昨日大盘延续中期调整态势,但回补去年9月底跳空缺口后,前期热门的新能源新材料、重组股和新医药板块率先反弹,其中本报多次提及的新材料股如德赛电池[22.35 -7.15%]、贵研铂业[24.98 -9.62%]、宝钛股份[21.53 -6.68%]等,分拆上市板块的中关村[7.42 -5.48%]、天通股份[0.00 0.00%]等表现强势;而机构重仓品种如信立泰[77.50 -6.33%]、京新药业[14.81 -6.86%]、三聚环保[47.85 -9.72%]、信邦制药[45.18 -9.82%]等,游资介入较深的重组股如轴研科技[25.50 -0.04%]、天业股份[15.78 -2.89%]、黄河旋风[9.52 -6.58%]、江苏舜天[0.00 0.00%]、江苏开元[7.78 -7.71%]等也纷纷冲击涨停。
新医药板块受惠医改
据悉,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目前正在紧张研究制定中,估计2-3个月后会出台。据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官员透露,估计8月可以完成该规划的制定工作。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也披露,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完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3个领域专题论证会议。
而去年正式出台的关于深化医改的意见提出,未来3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新增资金。新医改已导致医药行业进行整合,而生物医药振兴规划要求对医药行业实施更高的保障体系升级,特别是实施新版GMP认证,将促使优胜劣汰,引发新的行业大整合。同时,随着医改方案实施,医药行业收入及利润均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企业业绩也呈现髙增长局面,在65家发布2009年业绩的医药上市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业绩增长超过30%,并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加速增长。
基金首季热捧新兴行业
在行业增长背景下,基金加重了对以医药为首的新兴行业的配置。基金一季报显示,股票类QDII基金继续维持较高的权益类投资比例,在持仓上加重配置消费、医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行业,但周期性行业遭减持和低配。有数据显示,行业配置中,基金进一步偏向新兴产业,其中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均为其中的重点行业。
二级市场上,机构前期增仓或最新介入的品种爆发力惊人,如去年末汇添富等6只基金持有5309万股的华兰生物[67.97 -3.23%],一季度华夏、广发再度加仓的白云山A[14.01 -8.43%]以及众多基金建仓的广州药业[12.73 -6.12%],上市后机构大量买入的信邦制药,以及除权前后的信立泰等。
关注新兴产业未来机会
对机构和游资加大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个股投资力度的现象,本报前期曾在《新兴产业逆势活跃》、《新能源新材料股异军突起》、《分拆上市概念逆势逞强》、《机构新动向———剑指重组、分拆上市》等文中多次报道分析,一路跟踪的机构大举介入的品种如路翔股份[25.46 -10.00%]、德赛电池、方大集团[12.88 2.14%]、包钢稀土[0.00 0.00%]等短期都出现连续的惊人涨幅,而分拆上市概念股以及由此衍生的生物医药、TMT(电信、传媒、科技)板块也一度获得市场追捧。
虽然大盘近期中期调整趋势仍在延续,但上述主力介入较深的板块或个股往往会在大盘止跌反弹之际率先表现。随着年内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相信该板块仍有望引领未来行情,因此后市待其充分回落整理后仍可继续关注。(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