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前三季净利同比增67% 全年飙升定局 上市公司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工作今日完美谢幕。从统计数据看,承载着上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今年前三季度仍维持惯性增长,经营情况维持健康的增长态势。结合目前已披露的全年业绩预告来看,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同比大幅飙升已成定局。 沪市B股全线飘红 承接前日涨势,周二沪深B指高开高走,双双收于三连阳。截至收盘,上证B指报收378.55点,上涨7.50点,涨幅2.02%;深证B指的涨幅高达2.49%,收于791.36点,距重返800点关口仅一步之遥。两市成交金额变化各不相同,沪市B股的成交11.75亿美元,小幅萎缩;深市B股成交10.42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放大近四成。 伊利认股权证行权期将至 伊利CWB1认股权证行权期临近,今日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提请广大投资者持有人应密切关注行权期内正股的价格变化,对于有行权价值的权证,及时参与行权。 股指期货首年成交或达7万亿 随着制度准备和技术准备的基本结束,股指期货的推出时机正日趋成熟,而据业内人士测算,如果股指期货在今年年底正式亮相,则2008年的交易总量有望达到7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共赚2218亿元 随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今日公布三季报,14家上市银行季报业已全部公布。前三个季度上市银行合计净利润达到2218亿元。 社保基金拟投资美国私人股权公司 知情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证实,社保基金正在筹划投资私人股权公司;今年以来,社保基金就投资事宜已经与美国知名私人股权公司进行了接触,但目前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相关事宜由社保基金境外投资部处理。 QDII斗“牛”:钢丝上的舞步? 一名香港基金经理这样描述24日港股盘中的一幕:“11点过后,有数家大型外资基金狂沽期指,并借沽售中移动、中海油等推低恒指,不过,内地资金立即进场力托,出现了大撼大的角力场面!”该日也出现了上周唯一的一根阴线。 随着内地QDII资金陆续进入香港市场,一场中外资机构的“角力大战”已悄然上演。 证券时报 周小川:尽量防止出现金融危机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表示,金融系统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危机或困境可能是常态,央行的工作目标是尽量防止出现金融方面的危机、困境或麻烦。 个股普涨股指实现三连阳 昨日,深沪两市股指延续反弹走势,收盘涨幅均超过1%,日K线连收三阳。两市合计成交1332亿元,比前日略增,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证券日报 中石油申购透露机构五大信号 昨日,中国石油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公告显示,联席保荐共收到484张有效的网下申购报价表,有效申购总量为478.581亿股,冻结资金总额约人民币7992亿元。484张申购报价表的背后几乎囊括了我国金融业的全部主力——保险资金、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企业年金、财务公司等等,也透露了我国金融机构财富实力及运作的五大信号。此外,目前市场对于中国石油上市后的股价普遍预测为40-50元,获配机构有望获得不菲收益。 远期利率协议业务明推出 从11月1日起,作为一种新型的利率衍生产品,远期利率协议业务将正式开始交易。 一家银行的研究人员指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的推出,可以刺激资金面紧张时期资金的流通性与活跃程度。借款者可以提前签订利率远期协议,以约定的利率进行融资,锁定融资成本。 此外,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的推出还可以促进市场的价格发现,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参考。同时,又可以与现在已有的利率衍生品结合起来做套利,也有利于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协调发展。另有分析人士称,该业务可以看作是未来推出利率期货所做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