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投资规模明显下降
清洁能源行业一直都深受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青睐,即使在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内清洁能源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仍表现活跃——这也导致2009年末引发舆论对于清洁能源行业投资是否过热的讨论。而以2010年至今该行业数据分析来看,对于“过热”的担忧已经直接影响了该行业的融资情况。
投中集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8个月,国内清洁能源行业披露融资案例18起,融资金额1.78亿美元,同比下降28%和35.5%,与2009年全年相比更分别下降62.5%和85.8%,整体投资规模下降明显(见图1)。
以单笔投资规模来看,2010年清洁能源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991万美元,远低于2009年的2625万美元。一方面显示出投资者对行业是否有“泡沫”存在顾虑,对企业的估值相对保守;另一方面,以投资类型来看,PE投资比例远低于VC投资,表明投资者更倾向于早期投资。
以融资企业细分领域来看,2010年节能环保领域融资案例13起,占清洁能源行业案例总数的70%以上,而在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方面,相比200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太阳能与风能企业融资案例占今年清洁能源行业融资案例数量比例仅为11%,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还要多。2009年1-8月,清洁能源行业案例数量25起,风能太阳能案例12起,占比48%,融资1.64亿美元。相比之下,攀业氢能源、环宇赛尔新能源等电池企业获得VC投资,说明能源存储领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
相比于股权融资的大幅下降,清洁能源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则出现爆发式增长。根据统计显示,2010年至今,该行业共有15家企业实现IPO,比2009年增长250%,其中,11家企业国内上市(见图2)。
“追风逐日”遇冷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黄琳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家政策的倾斜使得清洁能源行业存在投资机会,但由于风能企业从投入到效益产出的周期较长,投资者并不看好。
“除塔架等一些零部件维持较高的毛利率外,2009年的年报显示,风电整机的毛利率在20%以内。今年以来,整机价格继续下降,毛利率更低了。”东吴证券研究员薛辉蓉告诉记者,并网难、市场集中度提高、竞争激烈是当前风电市场面临的现状,“尽管国内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上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投资者对后期运营并不看好。”薛辉蓉说。“风投不抢‘风头’。”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王俊峰解释称。
在近日举行的2010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上,对简单重复性的光伏组件投资,VC和PE均表示将谨慎对待。目前,太阳能原材料市场虽然被国内本土部分解决,但国内的招标规模和价格并不足以启动光伏市场,原材料和主要市场仍然“两头在外”。
不过,多家VC表示,如果有创新的技术,能够看到比较清晰的成长路径和潜力,他们还是会投资,其中太阳能电池的投资是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