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的背景之下,积极发展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一种替代品,几年之前便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推广。
而在全球粮价亦快速上涨的当前,以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的燃料乙醇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面对危及粮食安全的指责,尴尬的燃料乙醇似乎并未停下发展的脚步,国内石化巨头也在逐渐显现涉足燃料乙醇的野心……
与油价挂钩
2008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20日起将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
成品油价格的提高被许多行业视为“利空”,因为成本增加,压缩利润;不过,有业内人士称,这对于燃料乙醇行业来说,不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称得上是“利好”。
据悉,由于能源需求与价格日趋增长,作为替代能源之一的燃料乙醇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增长。由于乙醇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的含氧化合物,按合适的比例调入汽油中,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在我国,乙醇和汽油以约1:9的比例调配,用作车用燃料;当前已经在全国10个省推广使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广西6个省的全部区域,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省的部分地区。
为防止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燃料乙醇的价格由国家确定,但也以0.911:1的比例和油价挂钩。也就是说,油价每吨提高1000元,燃料乙醇的价格每吨提高911元。据悉,提价之后,燃料乙醇价格达到5890元/吨(销售给两大石油公司的价格)。
由于我国玉米成本高于美国近80%左右,乙醇的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17%;同时,我国汽油价格与美国汽油价格还存在较大价差,这样使得我国目前的乙醇生产经济性较差,必须靠政府补贴才能够保本或者盈利。“国家每年年底会根据两大石油公司开具的发票对乙醇生产企业予以补贴。”相关人士表示。
根据了解,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丰原生化(000930)2007年每吨燃料乙醇大约获得2251元的国家补贴,公司今年一季度按照此补贴标准核算扭亏为盈。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油价上调之后,在国家补贴不变的情况下,丰原生化2008年盈利将增加2个多亿。”
对此,丰原生化相关人士解释,燃料乙醇价格每吨调高911元,按照目前公司40万吨的年产能计算,可增加年收入约3.6亿元。但是,由于国家实行弹性价格补贴机制,只保证生产企业有一定利润空间,涨价带来的可能是国家补贴的减少。亦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了此种担心,“油价上调之后,国家对燃料乙醇的补贴或许也将相应减少。”
不过,不管短期盈利如何,从长远来看,成品油价格上调对于其替代品——燃料乙醇来讲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国内另一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阳就曾对记者表示,“只要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天冠生产都是利好。可以说,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能与国际油价接轨,天冠的燃料乙醇事业会更加兴旺发达。”
巨头渐显乙醇野心
作为新型能源,在能源紧缺、原油价格高涨的情况下,燃料乙醇也异常炙手可热。根据统计,2007年全球生物乙醇产量已达4500万吨,预计2020年前后将发展到2亿吨,相当于现在世界石油生产量的5%。
200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去年原油表观消费量达3.46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46.05%。巨大的石油需求导致国内石化巨头们逐渐显现出欲涉足燃料乙醇的“野心”。
据传,国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意欲同天冠集团合作生产燃料乙醇。对此,天冠集团董事长张晓阳并未正面回应,只是表示,“天冠集团要发展,必须走重组之路。根据相关政策及指示,天冠也把重组作为今年和明年的工作重点、第一要务。因为燃料乙醇产业、生物能源产业是一个高资本密集型产业,当前天冠尚未完全达到此种要求,需要引进战略合作者。”他同时承认,确实有“好几个致力于生物能源发展的央企都在和天冠进行着深入的洽谈,甚至有些已经签了初步协议。”
根据市场猜测,洽谈公司中应该有两大石油巨头——中石油或者中石化。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致力于生物能源发展的央企主要有三家——中石油、中石化、中粮集团。而中粮集团在燃料乙醇方面已经领先不少。
据悉,当前国内拥有国家颁发的燃料乙醇生产“牌照”的有四家公司,总产能在130万吨左右。4家公司中,除去河南天冠集团之外,其余三家均和中粮集团“有关系”。其中,中粮集团持有上市公司丰原生化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