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笔者来到贞丰县鲁容乡,只见满山满坡的小桐子郁郁葱葱,长势良好。种植户韦廷江兴高采烈地说:种植有补助,销售有保护,这种好事哪里找?
据介绍,贞丰县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在原有“五个10万亩”基地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10万亩小桐子基地建设的思路。为更好地培育小桐子产业,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该县引进贵州江南航天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贞丰投资,并签订了小桐子生物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协议。主要内容:一是给予贞丰发展小桐子基地每亩20元补助;二是麻风树籽成熟时,以每公斤不低于1.60元的保护价大量收购。协议的签订,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农民造林行为由过去“要我造”变成了“我要造”,不少农民自行购买种子和苗木,利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进行种植,今年准备种植3万亩,截至目前,已种植1万余亩。今年7月19日,台湾绿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与贞丰县政府签订了投资近1亿元的10万亩麻风树种植基地、实验基地和生物柴油初加工厂建设项目。
小桐子,又名麻风树。一般生长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河谷荒山荒坡上,不择土壤,耐干旱瘠薄,是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在我省,小桐子主要分布在红水河流域的南、北盘江沿岸干热河谷地区。小桐子分蘖能力强,生长快。造林后2年至3年开始结果,一般种植5年进入产果稳定期,平均亩产量约300公斤,产果稳定期可达30年至50年。小桐子不仅果实、枝、叶能入药,而且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被誉为“绿色油田”,是发展林业生物柴油最具潜力原料之一。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前景广阔。
作为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树种的小桐子,不但能保水固土、防治石漠化、增加土壤有机质,还可增加农民收入。小桐子非常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引起了黔西南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近3年来,该州在不断驯化野生小桐子的同时,通过科学规划,示范带动,大力开展生物柴油原料林小桐子的示范种植,现已建成小桐子基地8.24万亩。今年初,黔西南州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制备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工艺及产品通过省级专家科技鉴定,成为我省首家拥有生物柴油企业标准的企业,年产10000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已正常运行,实现了生物柴油生产的工业化。
黔西南自治州小桐子产业的发展潜力,引起了国内外有关能源企业的广泛关注。2006年10月12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外方首席专家Dr.Steve Ivtt(英国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与社会经济专家张华(加拿大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项目中方首席专家张正敏、社会与机制发展专家任东明,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国家清洁能源行动办公室项目协调员许云松,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扶贫与农村发展专家周圣坤等专家组,在省科技厅、贵州航天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等专家的陪同下,到黔西南州贞丰县考察调研小桐子的种植及今后发展情况。今年1月29日,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绿色能源减贫项目“生物柴油原料资源生产与采集技术培训”在贞丰县开班。7月24日,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政协原主席杨振杰,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办、国家林业局、中石化公司、中粮集团等近10个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全国政协联合调研组,对黔西南自治州小桐子生物柴油项目进行考察。
据该州副州长汤向前介绍,在《黔西南自治州“十一五”科技扶贫发展规划》中,将小桐子基地建设列为“十一五”重点产业项目优先进行开发,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在该州望谟、册亨、安龙、贞丰、兴义5个县市南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区海拔800米以下种植小桐子种植基地100万亩,届时,50万吨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年销售收入将达30亿左右,其中为农民增加20亿的现金收入。目前,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飞龙雨公司承担了贵州省发改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贵州省小桐子育种和种植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已在册亨、望谟等县建育种基地500亩,种植示范推广基地9500亩。到目前为止,省发改委注入项目资金共85万元,公司投入资金108万元,共建育种基地600亩,种植示范推广基地19600亩。 (詹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