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巴西的喜拉多大草原,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对于咖啡“发烧友”来说,“喜拉多”可是大名鼎鼎,这是世界顶级的咖啡品牌之一,而它的原产地就是巴西的喜拉多大草原。不过,这个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却面临着人类的巨大威胁。
喜拉多草原位于巴西中部高原地带,这里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地貌,一年分为旱雨两季,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最具美洲特色的美洲豹、金刚鹦鹉和大犰狳等珍稀动物就是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
不过,这个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却面临着人类的巨大威胁。在过去40年间,喜拉多草原超过一半的面积变成了农田和牧场,主要被用来放牧牛群和种植大豆。牛肉和大豆是巴西的两大宗传统出口农产品。
近年来,又有一个新的农作物开始侵袭喜拉多草原的自然领地,那就是甘蔗——巴西乙醇汽油工业的主要原料。
“保护国际”是一家旨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它的总部设在美国的阿灵顿。该组织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它从1987年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关注巴西的生态问题。该组织高级主管约翰·布查南表示,“目前喜拉多地区砍伐森林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亚马逊地区,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30年喜拉多地区的全部植被都将遭到破坏。”
喜拉多草原的厄运直接源于国际市场对乙醇汽油的巨大需求。在石油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乙醇汽油的出现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巴西用甘蔗制造乙醇汽油的“成功经验”也被很多石油能源缺乏的国家视作榜样。但随着对乙醇汽油需求的不断扩大,这一产业的负面效应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在另一个乙醇汽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美国,其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料是玉米,但由于大量玉米被用于工业目的,引起了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暴涨,在其邻国——以玉米为主食的墨西哥,玉米涨价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危机。
在巴西,能源行业对甘蔗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大量森林草原被开垦成甘蔗田,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全球的重视。
美国国会前不久通过的一个新法案更加剧了巴西毁林开荒的进程。这一法案要求,到2022年美国市场上的乙醇汽油供应量必须达到360亿加仑,这一数量是美国目前115家乙醇汽油炼油厂总产量的6倍。与美国国会相呼应的是,美国总统布什也一直在鼓吹替代能源,在今年3月访问巴西时,布什一直敦促拉美国家增加乙醇汽油的生产。
可以预见的是,乙醇汽油的国际价格势必猛涨,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巴西的乙醇汽油制造商们也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目前喜拉多地区砍伐森林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亚马逊地区,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30年喜拉多地区的全部植被都将遭到破坏。”
——“保护国际”组织高级主管约翰·布查南
美国大公司
巴西“圈地”
除了巴西的本土企业,美国的大公司和投资者也盯上了巴西广袤富饶的土地。
16万物种濒临灭绝
不过,巴西政府和大公司却认为,甘蔗和大豆的“扩张”并不会危及喜拉多的生态环境。目前,甘蔗和大豆是巴西经济的两大支柱,政府当然要为它们“保驾护航”。但现实状况却是,喜拉多草原地区共有超过16万种动植物物种,其中大多数濒临灭绝。
现在巴西的甘蔗田已经成为国际投资领域的新宠,不仅是美国,连欧洲和亚洲的投资者也出现在巴西。乔治·所罗斯旗下的投资公司Adecoagro已是巴西乙醇汽油行业的最大投资商,该公司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5年内建设3个乙醇汽油工厂。
毁林最严重的国家
由于无序的农业开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5年间,巴西的森林面积竟然减少了42%,巴西已成为世界上毁坏森林最严重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国际环保组织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被称为“世界之肺”的亚马逊雨林,而同样备受摧残的喜拉多草原则被忽略。
上个月,巴西农业部长史蒂文斯宣布了一项新法令,禁止毁坏山林种植甘蔗。但分析人士认为,对乙醇汽油的巨大需求会让这一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据统计,目前巴西国内乙醇汽油行业的新投资已经达到了170亿美元,预计在2012年之前将有86家乙醇汽油加工厂投产,而巴西现有的乙醇汽油加工厂已经达到3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