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是国内第一批经过核准的燃料乙醇企业,也是这次国家发改委严令,未经国家核准不得增加产能,并要求进一步改进现有工艺,实现原料多元化的柔性生产的生产企业之一。在紧急通知发出之后,在这家企业的门前,记者看到,赶来卖玉米的农户不在少数。
记者:“你是哪儿的?”
卖粮食的农民:“我是桦甸的。”
记者:“桦甸离这儿大概多远?”
卖粮食的农民:“100来公里吧。”
记者:“100来公里?那您拉的大概有几车呢?”
卖粮食的农民:“我拉三车呢。”
记者:“当时为什么不选择在当地卖?”
卖粮食的农民:“当地你不抵这儿。”
记者:“是怎么不抵这儿?”
卖粮食的农民:“桦甸那头是怎么的,粮库收,赊着,到三月份给钱,这头给现金。”
记者:“就是不能现场兑现?”
卖粮食的农民:“对,这头给现钱。”
在攀谈中,记者发现,这位卖粮人并不种玉米,而是专门从事玉米收购的商人,在当地被称为玉米经纪人。记者大概统计了一下,在排队卖玉米的人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玉米经纪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这儿排队等了两三天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燃料乙醇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当地的玉米种植户带来了不少好处。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柳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在这个企业没有上之前,那么我们这个玉米价格,在当时来说比较低,这现在从整个我们初步测算一下,那每个农民,因为我们企业上了以后,每个农民每年增收120块钱左右。”
柳毅所在的企业是2001年9月国家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燃料乙醇生产基地,2006年生产了40多万吨燃料乙醇。国家除了在税收上给这家企业优惠,还从财政上给予了定额补贴,2004年每生产销售1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2736元,此后逐年降低,到2006年补贴降到1373元,加上近几年国内汽油几次提价,所以虽然玉米原料涨价,公司利润仍然可观,最近,他们已经开始研制用非粮食作物替代玉米生产燃料乙醇。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柳毅:“我们公司下一步就考虑这两块,第一个在燃料乙醇,就是玉米秸秆,地缘优势,玉米秸秆,要生产燃料乙醇,现在我们初步三千吨,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这个装置,正在设计规划,马上要施工,今年要进行工业化装置实验,我们现在达到这个水平。另外一个呢,就考虑这个甜高粱秸秆,甜高粱秆制乙醇,燃料乙醇。”
一直对玉米造汽油项目持质疑态度的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对发改委严控玉米燃料乙醇项目的做法给出了进一步的答案。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粮食造酒,酒精来当能源的话,一般你的能源投入和产出比是0.8左右,也就是说你要产出一个单位的能源酒精的话,你投入的能源有0.8个单位,这是很低的投入产出比例。产出很少,其他能源可能至少是1:10,用一份能源至少产出10个能源,甚至有的更高。第二,我觉得中国是不是可以发展农业这种性质的能源产业,我个人认为也要做很认真的分析,中国土地利用状态应该说很紧张,这两年我们农业技术发展,我们现在基本上达到一个粮食稍微可以说喘口气,现在大家不会觉得没有什么粮食吃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有能力可以搞一点退耕还林,退农还木还草,这样来保护我们的土地整个资源状态。还有一条就是经济性问题,现在的粮食造酒精实际上国家给补贴。因为能源首先要搞它的热值,还有它的品质,当然乙醇本身来讲还是属于一个相对还是清洁燃料,但是汽油本身也可以做得很清洁,那么乙醇从热值上来讲本身就比汽油低一块,大约70%左右。如果按热值计算,乙醇现在的价格就比汽油高得多得多,这种状态是一种补贴性的政策性的,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
记者发现,在中国面临控制的玉米燃料乙醇项目,在美国有着另一种境遇。美国总统布什连续两年在国情咨文中重点提到,要加大乙醇汽油生产和技术开发力度,国际期货市场玉米价格一路飙升,由2006年8月的216美分/蒲式耳一度上涨到了406美分。
美国福四通(集团)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魏东:“布什的国情咨文里面,他前天发表的咨文里面就提到了,大家都期望着说要提玉米,但是里面没有出现玉米这个字,都没有提,他只提了锯木屑,只提草,只提了农业废弃物。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现在市场参与者,我们看到的问题是什么,最近这两年,你的这些所谓替代品种和能源的来源,有没有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机会,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要投资大概16个亿美元,要投到这种开发当中,这种其他的纤维当中,但这要数年以后,对市场来讲就是这两年时间。所以我们坚信食品和能源的这场战争,食品会胜利,因为人类不会傻到这种地步,我要拿我的粮食去喂机器去。”
美国福四通(集团)公司亚洲部主任李小悦:“现在美国,农业部科技司他在1月10号的讲话,就发表了美国未来10年的,美国生物能源的发展规划,那么现在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美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现在要变成,就变成可选择性能源,那么这个提法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提可再生能源,他们提的是可选择性能源,可选择性能源他就包括我们的秸秆,那么在1988年的时候,我在拿我的博士学位的时候,我的导师他就参加美国农业部的一个计划,就是用秸杆,就用甜高粱在地里发酵,就地发酵,发酵大概是50%左右,发酵出50%左右的酒精,然后提纯加工,在这种情况下,今后国家如果要走的话,乙醇发展,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就是利用秸杆,这个才是发展方向,粮食我认为是没有前途,或者说是前途不大。”
涨价的玉米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在梳理了一系列问题之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最终的问题上:2007年,玉米价格会走向何方?没想到,这个问题的提出,竟然又牵出了一个中国有多少玉米库存的大问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