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而极具开发潜力的中国清洁能源市场不仅构成了中国政府实现未来减排目标的核心高地,而且招来了美国与欧盟等经济强体的合作开发诉求。因此,在中国清洁能源市场上,如今不仅演绎着国家层面携手合作的精彩大戏,各种民间商业联手活动也风生水起。
丰腴的中国市场
据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超过了1620亿美元,其中,中国以346亿美元跃居全球清洁能源的投资榜首。据此,美国商务部预测,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
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为减排所作出的目标承诺以及由此强力推行的各种激励与约束政策。按照中国的新能源规划,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15%来自非化石能源,单位GDP的能耗要降低40%-45%,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商业空间为世界各国所罕见——
风电:2009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38.3吉瓦,其中中国新增13.8吉瓦,占全球总量的36%,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8吉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
核电:在中国目前的电源结构中,核电仅占1.9%,与全球核电占总发电量17%的比例相去甚远。而按照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5%的目标,预计核电建设投资将高达1.3万亿,相关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设备和材料制造商将分享巨大的核电蛋糕。
光伏:按照2020年中国能源的构成要求,若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为46亿吨标准煤,光伏发电装机需要从目前的14万千瓦增长到2000万千瓦。然而现今,由于居住分散且偏远在10年甚至20内都不可能用上常规电力,只能依靠光伏发电才能解决用电问题的约有900万户、2800万人口,以及大片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漠化土地的光伏发电应用仅占全国市场的0.2%,增长空间极大。
页岩气:中国具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据预测,页岩气资源量可达100万亿立方米。由于目前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0%,但其生产增长速度仅为12.2%。为了缓解未来天然气的需求压力,中国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已提到议事日程。
其它:中国计划于2015年建成近零排放燃煤电厂,这就使得以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基础的清洁煤市场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另外,到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须占车辆总产量的5%,约50万辆,使得电动汽车市场及相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国家联手的棋局
与清洁能源流光溢彩的市场背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除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外,其它清洁能源技术却是系统性短缺,这无疑给在核心技术上完全占据上风的美国与欧盟留下了势在必夺的商业空间。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方面,美欧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亢奋与主动。
奥巴马对中国的首访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应当看作是中美清洁能源市场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联合声明》在第一次明确敲定建筑能效、清洁煤和清洁汽车等中美三大合作方向的同时,也启动了中美电动汽车倡议,并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
围绕着清洁能源合作的中美政府间协议川流不息地出台。中美关于清洁能源合作的政策框架日渐清晰和成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成为了中美两国清洁能源合作的壮观场景。美国GE能源公司与中国电力工程集团公司合作开发设计80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厂项目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企业与中方企业的自我商业来往也精彩纷呈。其中沈阳能源集团和美国天空风能有限公司签署的总额达15亿美元的风能合作投资协议创造了迄今为止中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合作金额的记录。与美国相比,欧盟进入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动作也并不迟缓。早在5年前,欧洲投资银行就与中国财政部签署了中国气候变化框架贷款协议,并承诺将向中国提供5亿欧元的贷款。特别在最近一年中,从开展“中欧能源对话”到签署《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从达成《启动近零排放碳项目第二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到成立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欧盟进入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脚步在不断提速,中欧政府高层的合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