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5日,欧盟卫生专员华西里奥在欧盟总部入口外走过绿色和平组织建立的绿色农场和太阳能厨房,抗议牌上写着“品尝农场天然美食”。她收到一份18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呼吁减少转基因食品
人类常常担心粮食不够,“粮食危机论”不时冒出。不过,即使没有足够的粮食,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还是抱有很大的戒心。转基因食品是今天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宁吃经过自然选择的,不吃人类强行改造的食品,人们认为这才符合“自然”。
转基因水稻产量提高8%,微不足道或伟大进步?-
大约十年前,欧洲的反基因食品人士促使媒体掀起一轮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害处的报道浪潮,警告人们自作聪明“玩弄大自然”的后果,让转基因食品面临“不确定”的前景。不过,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十年里,转基因粮食的种植还是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前生产效率低下的贫穷农民从这一技术中获得了很多益处。
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转基因研究本地化
据ISAAA的报告说,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粮食价格在下跌,但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运用量却增加了7%。目前,全世界种植的豆类食品中,有四分之三的是转基因作物,棉花中转基因的占大概一半,而玉米中也有四分之一的为转基因。
全球现在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34亿公顷,其中近一半在发展中国家,处在转基因种植行列前面的有巴西、阿根廷、印度和中国。从人数来看,目前大概有1400万农民从转基因种植中获益,他们中有90%是发展中国家的。
更为重要的是,以前是西方的跨国公司为了获取利润而竭力推广转基因种植,但现在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政治力量,为了增加农业产量而提倡和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并且本土的相关研究力量也在增强。比如,巴西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能当上这个老二,是因为该国政府对本土的相关技术研究投资不菲。有一个叫恩布拉帕的研究所,就是在巴西政府的资助下运作的。今年2月份,恩布拉帕还获得了和德国化学巨头巴斯夫集团(BASF)合作在当地进行耐除草剂的大豆栽培。
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国
也有分析认为,转基因食品种植最有潜力的地方可能是中国。因为在去年11月份,中国政府颁发了一个基因玉米品种和两个基因水稻品种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些作物都是中国自己的技术,没有外国政府和公司的背景。鉴于大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而玉米是牲畜的主要饲料,中国政府的这一决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华中农大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获得应用安全证书
非洲国家改变态度
非洲国家的领导们曾经对转基因作物充满狐疑。据哈佛大学的凯莱斯托·若马说,他们现在也正在改变主意。他说,南非、埃及和布基纳法索等国正在鼓励转基因种植。中国和非洲之间可能还会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就是西方农业大公司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过去他们看不起贫穷地区的农民,认为他们只是“种子的复制者”。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开发出自己的转基因作物,这些大公司开始到穷国找国营或者私营的合作者,或者希望和当地的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比如,在转基因领域中的先行者孟山都公司一度十分顽固,但它现在正把自己的抗旱技术贡献给一个名叫“为非洲节水玉米”的联合公司。
非洲耐旱玉米的经济影响研究
ISAAA:中国批准转基因水稻刺激全球第二轮转基因应用高潮